百词典

《奉宇文黄门融酒》

时间: 2025-07-26 20:07:57

诗句

圣德垂甘露,天章下大风。

又乘黄阁赏,愿作黑头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07:57

原文展示:

奉宇文黄门融酒
作者: 张说 〔唐代〕

圣德垂甘露,
天章下大风。
又乘黄阁赏,
愿作黑头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可以理解为:
圣明的德政如同甘露般滋润万物,
天上的法则如同大风般吹拂开来。
我又乘坐着黄阁来赏景,
希望能成为那位黑头公(即黑头发的人)。

注释:

  • 圣德:指的是圣明的德行,象征着良好的统治。
  • 甘露:比喻恩惠、恩泽,古人常用来形容雨露滋润。
  • 天章:指天上的法则或法令。
  • 黄阁:古代的一种高阁,象征着高处的观景之地。
  • 黑头公:指的是有着黑色头发的男子,通常象征着年轻或充满活力的人。

典故解析:

  • 甘露:在古代文献中常常用来形容神明的恩泽,如《诗经》中有“甘露”的描写。
  • 黄阁:历史上有著名的黄阁,如黄鹤楼等,常被用作游览的地方,象征高远的志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字子平,号澄夫。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曾任职于朝廷。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朝盛世,表达了对德政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奉宇文黄门融酒》是一首短小却意蕴深远的诗。诗中,张说以“圣德垂甘露”开篇,直接引入对统治者美德的崇拜,同时用“天章下大风”强调了法令的力量和普遍性。这样一种对统治者的赞美,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良好政治环境的期望。

接着,诗人提到“又乘黄阁赏”,这不仅是一种游览的描写,更是一种超脱的心态。在高阁之上,视野开阔,诗人得以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象征着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愿作黑头公”则是一种自谦,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成为一位平易近人的人的愿望,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关心与向往。

整首诗简短而深刻,既有对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有对个人的自我定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圣德垂甘露”:赞美统治者的德行如甘露般滋润百姓。
    • “天章下大风”:比喻法令的威力和影响力。
    • “又乘黄阁赏”:表达了诗人在高处游览的愉悦心情。
    • “愿作黑头公”: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亲民的理想人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德行比作甘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其滋润效果。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良好政治的渴望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甘露:象征恩泽、滋养,体现了统治者的德行。
  • 大风:象征法令的力量,展示了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 黄阁:象征高远的志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黑头公:象征着年轻与活力,寓意对平民百姓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圣德垂甘露”中的“甘露”比喻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恩泽与滋养
    • C. 自然景观
  2. “愿作黑头公”中的“黑头公”指代什么?

    • A. 贵族
    • B. 平易近人的人
    • C. 老年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张说的《奉宇文黄门融酒》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但张说更侧重于个人的理想,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战乱带来的苦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 春日长安送从弟尉吴县 送崔夷甫员外和蕃 送从弟归河朔 和都官苗员外秋夜省直对雨简诸知己 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 送从侄端之东都 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一公房 题裴十六少卿东亭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批驳 皿字底的字 郢匠挥斤 王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相对误差 肀字旁的字 芝残蕙焚 礼开头的成语 失负 爪字旁的字 于何 窃窃私议 田具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清曹峻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