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柳夫人小像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9:49:22

诗句

已难红袖拂浮尘,花乱音残不是春。

共说夫人留节义,虞山遗老一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22

原文展示:

已难红袖拂浮尘,花乱音残不是春。共说夫人留节义,虞山遗老一诗人。

白话文翻译:

已难再见那红袖轻拂的浮尘,花儿纷乱,声响也已消散,这已不是春天。大家都说柳夫人保持着节操和义气,但虞山的老者只是一位诗人。

注释:

  • 红袖:指代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歌妓或才女。
  • 浮尘:指世俗的尘埃,象征繁忙的生活和世俗的事务。
  • 花乱音残:形容花开时的繁盛与现在的凋零,意指春天已去,声音也已消失。
  • 节义:指节操和义气,强调人物的品德。
  • 虞山:指古代著名的山,常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特指在此地隐居的老者。

典故解析:

  • 柳夫人: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象征着美丽和才华,同时也代表着坚守节操的女性形象。
  • 虞山遗老:指的是隐居于虞山的诗人,暗喻那些在世俗中保持清白和高洁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倜,清代诗人,以描写女性、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浮华,诗人通过对柳夫人的赞美与遗憾,反映了对传统节操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题柳夫人小像二首 其二》以冷静的笔触描绘了柳夫人的形象,诗中透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前两句“已难红袖拂浮尘,花乱音残不是春”通过“红袖”与“浮尘”的对比,展现了柳夫人曾经的风华绝代与如今的孤寂。这里的“浮尘”不仅仅是生活的琐碎,更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繁忙,令人难以回归那份宁静和纯粹。

接下来的“共说夫人留节义,虞山遗老一诗人”则引入了柳夫人所代表的节操与义气,诗人以“共说”揭示了社会对柳夫人品德的普遍认可,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理想的矛盾与现实的距离。这里提到的“虞山遗老”则是一个对比,代表那些在世俗生活中坚持自我、保持清白的诗人。

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读来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已难红袖拂浮尘:过去的美好已难以重现,暗示对失去的追忆。
    • 花乱音残不是春:春天的生机已逝,象征着青春与活力的消逝。
    • 共说夫人留节义:社会普遍认同柳夫人的品德,强调了她的道德价值。
    • 虞山遗老一诗人:对比柳夫人与虞山老者,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柳夫人与虞山遗老的对比,突显节操与世俗的冲突。
    • 意象:使用“红袖”、“浮尘”、“花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抒情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对节操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红袖:象征美丽与才华,代表着青春与活力。
  • 浮尘:象征世俗繁忙与短暂,体现对过往的怀念。
  • 花乱:象征春天的逝去,寓意生命的无常。
  • 节义:代表传统美德,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红袖”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龄 B. 美丽与才华 C.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虞山遗老”指的是? A. 柳夫人 B. 隐居的诗人 C. 世俗的人

  3.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社会的繁华 B. 美好过往的怀念 C. 个人的成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曹倜的《题柳夫人小像二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前者侧重于节操与义气,后者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从古诗看中国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舞诗二首 其二 咏舞诗二首 其一 倡妇怨情诗十二韵 娈童诗 伤美人诗 咏内人昼眠诗 采莲曲 蜀道难·其一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游竞 干字旁的字 不绝若线 入官 反攻倒算 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嫉闲妒能 玉轫 阴厉 所余无几 四时充美 贝字旁的字 荒淫无度 包含剂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