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4:51
登君山
作者: 曹倜 〔清代〕
大江东去无今古,
只恐江防少门户。
是何造物大神通,
擎得君山出水府。
君山出地千万年,
岿然一柱亘江天。
三十三山尽朝拱,
大江如带环其前。
在昔春申封此地,
宾朋珠履日骄恣。
百万貔貅驻此山,
天堑绕城更何忌。
一朝惨死委蒿莱,
章华寥落存空台。
此山终古矗天外,
江涛滚滚从西来。
我欲瞰江登绝顶,
海门东望烟波迥。
乘风破浪待何时,
聊汲石泉煮春茗。
这首诗描绘了君山与长江的壮丽场景。诗人指出,长江奔流不息,时间在它面前显得无比渺小。他感慨造物主的神奇,能把君山从水中耸立而出。君山屹立千年,形如一根长柱,直插云天,周围的山脉都在朝拜它。长江如同一条带子环绕在君山之前。古时春申君曾在此地封地,宾客如云,盛况空前。而如今,百万貔貅守护着山岗,江水环绕,城墙坚固,似乎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但一朝之间,曾经的辉煌却化为尘埃,只有空台和寥落的章华遗存。君山永远矗立在天际,江水滚滚而来。诗人渴望登上绝顶,远望东海,期待乘风破浪的日子,顺便汲取山泉,品茗赏春。
曹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而富有哲理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登君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君山与长江的景色,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登君山》以其宏阔的视野和深刻的哲理引人入胜,诗中不仅描绘了君山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通过“无今古”的设问,引出长江的永恒与时光的流逝,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君山在诗中象征着永恒与伟大,屹立于江边,既是自然的奇观,也是历史的见证。
诗人在描绘君山的同时,回顾了春申君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事如梦的无常。通过“百万貔貅”和“天堑绕城”,诗人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也传达了对现实的反思。最后,诗人渴望登高望远,期待乘风破浪,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事的沧桑,给人以深思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君山与长江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诗的情感基调为忧伤与希望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登君山》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君山”位于哪个省份?
“大江东去无今古”中的“大江”指的是哪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