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扬州》

时间: 2025-05-04 05:19:14

诗句

烟花佳丽古扬州,隋帝行宫迹尚留。

锦缆船归杨柳岸,玉台花发广陵秋。

中宵明月闻歌吹,十里珠帘卷画楼。

油壁香车虚客梦,为言小杜未曾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9:14

原文展示:

烟花佳丽古扬州,
隋帝行宫迹尚留。
锦缆船归杨柳岸,
玉台花发广陵秋。
中宵明月闻歌吹,
十里珠帘卷画楼。
油壁香车虚客梦,
为言小杜未曾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扬州的美丽景象。扬州被烟花和美丽的景色环绕,隋朝皇帝的行宫遗迹仍然留存。锦缆装饰的船只归来停靠在杨柳岸边,玉台上的花在广陵的秋天中盛开。夜深人静时,明亮的月光下传来歌声,十里长的珠帘把画楼卷起。油壁香车的梦境只是空虚的幻想,所言的小杜(杜甫)却从未到过这里游览。

注释:

  • 烟花佳丽:指美丽的烟花和景色。
  • 隋帝行宫:隋朝皇帝的宫殿遗址,表明历史的沧桑。
  • 锦缆:装饰精美的缆绳,象征富贵与繁华。
  • 杨柳岸:指江边的杨柳树,寓意柔美和诗意。
  • 玉台:古人称高台,常用于聚会和赏花。
  • 广陵秋:广陵是扬州的别称,秋天的美景。
  • 珠帘:珠帘装饰的窗户,典雅而富丽。
  • 油壁香车:指富贵人家的车马,象征奢华。
  • 小杜:指唐代诗人杜甫,以其诗歌闻名。

典故解析:

  • 隋帝行宫:指的是隋朝时期的皇宫,扬州作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
  • 小杜:是指杜甫,他以忧国忧民的诗歌闻名,被称为“诗圣”,其作品常体现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棠发,清代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江南的美景,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忆扬州》是在清代的背景下创作,反映了诗人对古扬州美好景象的怀念与追思,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忆扬州》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古诗,诗人通过对扬州的描绘,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美丽。开篇即以“烟花佳丽”引入,立刻勾勒出扬州的繁荣景象,接着提到隋帝的行宫,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沧桑。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深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反思。

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歌声和长长的珠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令人向往的氛围。尤其是“油壁香车虚客梦”,不仅传达出了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篇更为丰富,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旧。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扬州的独特韵味,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花佳丽古扬州:描绘扬州的美丽,烟花与美景并存。
  2. 隋帝行宫迹尚留:提到历史的遗迹,感慨时光荏苒。
  3. 锦缆船归杨柳岸:船只归来,岸边的杨柳摇曳,呈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4. 玉台花发广陵秋:在秋天的广陵,花开得如玉般美丽,表现出自然的魅力。
  5. 中宵明月闻歌吹:夜晚的明月下,远处传来歌声,营造出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6. 十里珠帘卷画楼:长长的珠帘随风卷动,代表着美丽的画楼,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7. 油壁香车虚客梦:车马的奢华只是梦幻,暗示富贵生活的不真实。
  8. 为言小杜未曾游:提到杜甫未曾游历扬州,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油壁香车”比喻富贵生活,反映出社会的奢华。
  • 拟人:如“珠帘卷画楼”,使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扬州美景的怀念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花:象征繁华与美丽。
  • 行宫:代表历史的遗迹与沧桑。
  • 杨柳:象征柔美与诗意。
  • 明月:代表宁静与思考。
  • 珠帘:象征美的生活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隋帝行宫”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遗迹? A. 唐朝
    B. 宋朝
    C. 隋朝
    D. 明朝

  2. “油壁香车虚客梦”中“虚客梦”意指什么? A. 真实的梦
    B. 富贵生活的幻想
    C. 诗人的理想
    D. 朋友的梦

  3.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C. 隋朝
  2. B. 富贵生活的幻想
  3. C.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对比丁棠发的《忆扬州》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丁棠发更侧重于对扬州美景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朝散挽诗 其二 和晚渡咸阳 赠友 灵武台 馆中戏笔二首 其二 鸟鹊歌 胡伯玉隐趣图四咏 其四 竹涧亭 捣纸 复字闲咏六言绝句(五首) 慧聚杂题 灵山讲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徒读父书 潭沲 自润 雷开头的成语 八两半斤 支字旁的字 超重 少成若性 分开头的成语 诘旦 秃宝盖的字 此中三昧 氏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积羽沉舟 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残章断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