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2:39
原文展示:
天入虚楼倚百层,四方遥谢此登临。 惊风借壑为寒籁,落日容云作暝阴。 岘井北抛王粲宅,楚衣南逐女媭砧。 十年不识长安道,九签宸开紫气深。
白话文翻译:
天空仿佛融入虚幻的楼阁,我倚靠在百层高处, 向四方遥远的景色致谢,感谢这次登临。 狂风从深谷借来寒冷的声响,落日让云彩化作昏暗的阴影。 我抛弃了北方的岘井和王粲的旧宅,南下追寻楚地的衣裳和女媭的砧声。 十年间不认识通往长安的道路,九重天宫中紫气深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深受杜甫影响,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精神。此诗模仿杜甫的风格,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境遇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宋祁身处高位,对国家政治和个人命运有所感慨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楼的视角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首联以“天入虚楼”开篇,营造出一种高远、虚幻的氛围,显示出诗人的超然和孤独。颔联通过对“惊风”和“落日”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忧虑的情感。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祁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面对广阔的天地,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通过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时局的陌生和无奈,以及对天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虚楼”象征着什么? A. 高远、虚幻的氛围 B. 孤独和超然的氛围 C. 自然的壮美和寒冷 D. 昏暗的阴影
诗中的“惊风”象征着什么? A. 高远、虚幻的氛围 B. 孤独和超然的氛围 C. 自然的壮美和寒冷 D. 昏暗的阴影
诗中的“落日”象征着什么? A. 高远、虚幻的氛围 B. 孤独和超然的氛围 C. 自然的壮美和寒冷 D. 昏暗的阴影
诗中的“岘井”象征着什么? A. 高远、虚幻的氛围 B. 孤独和超然的氛围 C. 自然的壮美和寒冷 D. 过去
诗中的“楚衣”象征着什么? A. 高远、虚幻的氛围 B. 孤独和超然的氛围 C. 自然的壮美和寒冷 D. 未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