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真宗永定陵》

时间: 2025-04-29 18:12:39

诗句

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

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2:39

原文展示: 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

白话文翻译: 洛水环绕在祠堂之外,嵩山的云彩停泊在屋梁的顶端。桥山那地方不必多问,那里只是用来安葬衣冠的地方。

注释:

  • 洛水:指流经洛阳的洛河。
  • 萦:环绕。
  • 嵩云:指嵩山的云彩。
  • 泊:停泊,这里比喻云彩停留在高处。
  • 栋端:屋梁的顶端。
  • 桥山:古代传说中黄帝葬衣冠的地方。
  • 衣冠:这里指死者的衣物和帽子,代指死者。

典故解析:

  • 桥山:据《史记》记载,黄帝死后,其衣冠葬于桥山。这里用桥山代指黄帝的陵墓,表达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此诗可能是宋祁在访问或缅怀先祖陵墓时所作,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宋祁访问或缅怀先祖陵墓时所作,通过对洛水和嵩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首句“洛水萦祠外”,以洛水环绕祠堂的景象,暗示了祠堂的神圣和庄严。次句“嵩云泊栋端”,用嵩山的云彩停泊在屋梁顶端的形象,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末句“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水萦祠外”:洛水环绕在祠堂之外,营造出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氛围。
  • “嵩云泊栋端”:嵩山的云彩停泊在屋梁的顶端,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 “桥山何必问”:桥山那地方不必多问,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
  • “只是葬衣冠”:那里只是用来安葬衣冠的地方,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嵩云泊栋端”比喻云彩停留在高处,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 对仗:诗中“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洛水和嵩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意象分析:

  • 洛水:象征着神圣和庄严。
  • 嵩云: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桥山:象征着先祖的陵墓和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洛水萦祠外”中的“萦”是什么意思? A. 环绕 B. 流淌 C. 消失
  2. 诗中“嵩云泊栋端”中的“泊”是什么意思? A. 停泊 B. 飘动 C. 消失
  3. 诗中“桥山何必问”中的“桥山”是指什么? A. 黄帝的陵墓 B. 普通的山 C. 桥
  4. 诗中“只是葬衣冠”中的“衣冠”是指什么? A. 死者的衣物和帽子 B. 普通的衣物 C. 帽子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的敬仰。
  • 王维《终南山》:通过对终南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的敬仰。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与宋祁《真宗永定陵》:两者都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史记》:了解桥山的典故和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元规见勉 和元规寄杨子寓真岩韵 和元规拂云轩韵 和元规拜违 和浑兴庵超然即事韵 和答周提刑 浩然子观筇竹杖 访友不遇题 对月分韵得清字 邓程二子传法於予清坛事毕赋诗以遗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肝硬化 奋勇直前 执组 唇焦舌敝 瞓面盎背 釆字旁的字 辞结尾的成语 石心木肠 文字旁的字 求心 包含人的成语 旧话重提 骨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文鸟 貌合行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