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4:26
《如梦令·冬闺》
作者:范邃〔清代〕
冬尽园林如扫。
此日梅花尚早。
独坐也无聊,
好个霜天清晓。
啼鸟。啼鸟。
肠断半生梦杳。
冬天已经结束,园林像是被人扫过一样干净。
今天梅花还开得不算早。
我独自坐在这里,感到无聊,
这清晨的霜天真好。
啼鸟在叫,啼鸟在叫。
让我心肠断裂,半生的梦全无踪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邃(约1640-?),清代诗人,因其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细腻的情感而受到赞誉。他的诗风清新流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作者独自在闺房中,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春天的渴望,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如梦令·冬闺》通过简短的文字描绘出冬日的清晨,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冬去春来的微妙变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尤其是梅花和啼鸟的描写,既描绘了自然的冷清,也流露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开头两句,"冬尽园林如扫,此日梅花尚早",传达出一种清新、整洁的环境,但又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尚需时日,给人一种期待的情绪。接下来的"独坐也无聊",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孤独感,尽管外界的景象美丽,但内心却是空虚而无趣的。
"啼鸟。啼鸟。"的反复,仿佛在强调一种生命的力量与活力,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无情的提醒,令他感到心痛,"肠断半生梦杳"更是将其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与惋惜。
整首诗以淡淡的愁绪为主线,表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诗人成功地传递了冬天的萧瑟与春天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清晨与孤独的心情,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过去美好回忆的伤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高洁与坚韧
B. 生命的短暂
C. 甜蜜的爱情
D. 友情的深厚
诗人独坐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快乐无比
B. 感到无聊与孤独
C. 忙碌不堪
D. 兴奋异常
“啼鸟”在诗中重复出现,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孤独的悲伤
C. 大自然的美丽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