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2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21:17
如梦令
昨夜东风还又。春水一池吹绉。
飞絮满天涯,可是燕归时候。
消受。消受。六曲药栏携手。
昨夜的东风又来临,春水在池塘中轻轻荡漾。
满天飞舞的柳絮,正是燕子归来的时节。
尽情享受,尽情享受,六曲的药栏下携手漫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文学家。他在晚清时期参与维新变法,后流亡海外,致力于宣传民主与科学。他的诗词作品主要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如梦令》写于春天,正值花开燕归之际,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开篇以“昨夜东风还又”引入,展现了春风的温暖,接着“春水一池吹绉”,描绘了春水荡漾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诗人通过“飞絮满天涯”将场景进一步拓展,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春天的气息覆盖。接下来的“可是燕归时候”,不仅是对季节的描写,更是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
“消受。消受。”的反复吟唱,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似乎在呼唤人们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最后一句“六曲药栏携手”则带有一种浪漫色彩,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亲密关系,仿佛在呼唤春天的欢聚与欢愉。
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悠远而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飞絮”指的是什么?
诗中反复出现的“消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