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裴侍御归上都》

时间: 2025-05-04 19:28:34

诗句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28:34

原文展示:

送裴侍御归上都 张谓 〔唐代〕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白话文翻译:

在楚地辛苦地行役,秦城的战鼓已经停止。 船只移至洞庭湖岸,道路穿过武陵溪。 江中的月亮随着人的影子移动,山花随着马蹄的节奏开放。 离别的灵魂和别梦,早已先一步到达关西。

注释:

  • 楚地:指古代楚国地区,今湖南、湖北一带。
  • 劳行役:辛苦的旅途。
  • 秦城:指长安,今陕西西安,唐代都城。
  • 罢鼓鼙:停止战鼓,指战争结束。
  • 洞庭岸:洞庭湖的岸边。
  • 武陵谿:武陵溪,位于今湖南省常德市。
  • 江月随人影:江中的月亮似乎随着人的影子移动。
  • 山花趁马蹄:山花似乎随着马蹄的节奏开放。
  • 离魂将别梦:离别的情感和梦境。
  • 关西: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泛指长安及其周边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谓,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谓送别裴侍御归长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裴侍御从楚地返回长安的旅途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对旅途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江月和山花赋予了生命,使得离别的场景更加生动和感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点明了裴侍御的旅途辛苦和战争的结束,为后文的离别和旅途铺垫。
  • 次句“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谿”,描绘了旅途的具体路线,增加了诗歌的地理感。
  • 第三句“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末句“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预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中的江月和山花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中的“楚地”与“秦城”,“劳行役”与“罢鼓鼙”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意象分析:

  • 江月: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和离别的情感。
  • 山花:象征着旅途中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月随人影”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中的“关西”指的是哪里?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3. 诗中“山花趁马蹄”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旅途的辛苦 B. 旅途的美好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谓的《送裴侍御归上都》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张谓的诗更注重旅途景色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张谓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谓的诗歌风格。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寿留守正月初三 好事近 二月十八日 念奴娇 其二 感怀呈洪守 贺新郎 其三 赠建康郑玉脱籍 题岳阳楼 题张仲隆快目楼壁 醉蓬莱·昨长庚入梦 满江红·夜半天风 念奴娇·一番春事 满江红·过了烧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语四言三 潜值 毋字旁的字 反情 牛字旁的字 层出迭见 卜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种学织文 世俗之见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吐铁 决平 禾字旁的字 挑拨煽惑 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迍否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