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时间: 2025-05-07 09:45:44

诗句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5:44

原文展示: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蚕虫快要老去,麦子也开始泛黄,前山后山在雨中波涛起伏。农夫停下了农活,女人放下了筐子,而白衣的仙人在高堂之上恬静自若。

注释:

  • :指蚕虫,养蚕的农田。
  • 欲老:快要老去,形容蚕虫的生长周期接近尾声。
  • 麦半黄:小麦已经成熟一半,颜色开始变黄。
  • 辍耒:停止耕作,辍是放弃,耒是农具。
  • 废筐:放下筐子,指女性在田间的劳作。
  • 白衣仙人:指道教或佛教中的高人,寓意超然脱俗。

典故解析:

  • 白衣仙人:常用来指代佛教的观音菩萨,象征慈悲和超然的境界。
  • 高堂: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上层建筑或道教、佛教的道场,象征神圣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通过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苏轼在游览天竺灵感观音院时,因天气的影响而感受到农田的艰辛与自然的宁静。诗人在此时此地,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雨中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农民的辛劳与高人超然的境界。诗的开头以“蚕欲老,麦半黄”描绘了农田的景象,展现了夏季的农忙与丰收的希望,却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农夫和女农的劳作都因雨而停,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白衣仙人在高堂”则引入了超然的意象,诗人通过对比农民的繁忙与白衣仙人的闲适,表现了人间与天界的差距,暗示了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整体上,诗歌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苏轼深邃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蚕欲老,麦半黄”:呈现了农田的现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周期。
    • “前山后山雨浪浪”:描绘了雨势汹涌的景象,增强了自然气息。
    • “农夫辍耒女废筐”:表达了农民因雨而停工的无奈,反映农民的辛劳与生活的艰辛。
    • “白衣仙人在高堂”:引入了超脱的意象,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山后山”与“辍耒女废筐”形成了对比,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自然现象如“雨浪浪”被赋予了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农田生活的描绘与高人境界的对比,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世间辛苦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勤劳与生命的周期。
  •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滋润。
  • 白衣仙人:象征着超然与宁静,代表了理想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衣仙人”最可能指的是哪个宗教人物? A. 孔子
    B. 观音菩萨
    C. 老子
    D. 释迦牟尼

  2. “蚕欲老,麦半黄”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季节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辍耒”指的是什么行为? A. 开始耕作
    B. 停止耕作
    C. 收获粮食
    D. 传授农技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农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天下大势与人间疾苦的深刻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通过宁静的意境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金蕉叶 金盏子 金盏子·翠岚时 金盏子·扣玄关 金盏子·保天真 金盏子·锁猿心 金盏子 姚少师为中山王作画卷 金盏子令 金盏子 咏灯 金盏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亏一篑 动辄得咎 迷眵 沾寒 彑字旁的字 留芳 人五人六 妙舞 羊字旁的字 暮云朝雨 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衡门圭窦 士字旁的字 一肢半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