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3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34:52
惟见眉间一点黄。
诏书催发羽书忙。
从教娇泪洗红妆。
上殿云霄生羽翼,
论兵齿颊带风霜。
归来衫袖有天香。
只见她眉间一点点黄花,
诏书催促她匆忙发信。
任凭娇泪洗去她的红妆。
登上殿堂,像云霄一样展翅,
讨论兵事时,脸上带着风霜。
归来时,衣袖飘逸着天香。
诗中提到的“诏书”与“羽书”,常用于古代帝王命令和传达消息,表达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上殿云霄生羽翼”意象暗示了女子在权力中心的地位,似乎她也有了飞翔的机会,但同时她的“风霜”也暗示了她经历的艰辛。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世喜爱。
《浣溪沙(有赠)》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时期。苏轼的诗多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思考。
这首《浣溪沙(有赠)》展现了苏轼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绘,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的形象,反映了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情感。开篇的“惟见眉间一点黄”直接引入了女子的形象,象征着青春的娇嫩与美丽。
随着诏书的催促,女子的命运似乎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悲伤通过“娇泪洗红妆”得以展现,表现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坚韧。接下来的“上殿云霄生羽翼”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飞翔的自由,却又夹杂着“论兵齿颊带风霜”的沉重,暗示了权力与战争之间的矛盾。
最后一句“归来衫袖有天香”仿佛在说,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女子依旧保有那份清香,象征着纯真与希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融合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显示了苏轼深厚的诗歌功底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抗争,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所拥有的坚韧与希望,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悲壮而又美丽的画面,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挣扎与向往。
诗中提到的“羽书”指的是什么?
A. 鸟类的书信
B. 迅速的书信
C. 普通书信
D. 画作
“娇泪洗红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悲伤
C. 自豪
D. 惊讶
诗中的“天香”象征着什么?
A. 赎回的希望
B. 逝去的时间
C. 纯洁与希望
D. 战争的厄运
答案: 1-B, 2-B, 3-C
苏轼与李白在诗歌中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多偏向于豪放与奔放,而苏轼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历史的沉重。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值得读者深入比较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