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大岯》

时间: 2025-05-02 18:26:11

诗句

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

一时推岂弟,累代想英雄。

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

但逢川上客,不见狎鸥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6:11

原文展示:

登大岯 张舜民 〔宋代〕

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 一时推岂弟,累代想英雄。 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 但逢川上客,不见狎鸥翁。

白话文翻译:

在东郡有韩延寿,在黎阳有李魏公。 他们一时被推崇为和蔼可亲,历代都让人想起英雄。 在草木芬芳之外,在山河的感慨之中。 但遇到河边的旅人,却不见那位与鸥鸟为伴的老者。

注释:

  • 东郡:古代地名,今山东一带。
  • 韩延寿:汉代名臣,以清廉著称。
  • 黎阳:古代地名,今河南浚县一带。
  • 李魏公:指李广,汉代名将,因封魏公而得名。
  • 岂弟:和蔼可亲。
  • 累代:历代。
  • 川上客:指河边的旅人。
  • 狎鸥翁:指隐士,典出《列子·黄帝》,形容隐士与自然和谐相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舜民在游历或旅途中,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之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诗中“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提及的历史人物,象征着英雄与清廉,而“一时推岂弟,累代想英雄”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的影响。后两句“草木芳菲外,山河感慨中”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山河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思考。最后“但逢川上客,不见狎鸥翁”则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提及两位历史人物,通过地名与人物的结合,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 颔联强调这些人物的和蔼可亲和英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
  • 颈联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山河的感慨。
  • 尾联通过对比河边的旅人与隐士,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东郡韩延寿,黎阳李魏公”。
  • 典故:使用“狎鸥翁”这一典故,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草木芳菲:象征自然的美好。
  • 山河感慨:象征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情感。
  • 川上客:象征现实中的旅人。
  • 狎鸥翁:象征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延寿”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答案:A

  2. “狎鸥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隐士 B. 旅人 C. 英雄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舜民的《登大岯》与杜甫的《登高》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舜民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诗选》:可以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处理方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欧阳侍郎(时在嘉州馈遗) 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 宿舒湖希上人房 酬答退上人 明月峰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 梓栗杖送人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生涯 送人游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厕马 宝盖头的字 肉字旁的字 千金比屋 击其不意 谦谨 梜椤 趑趄不前 打拴 口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满谷满坑 不知所可 越瘠秦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