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晓湖上三首》

时间: 2025-05-06 02:30:43

诗句

山腰轻束一绡云,湖面初颦半蹙痕。

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小出涌金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43

原文展示:

清晓湖上三首
作者:杨万里

山腰轻束一绡云,
湖面初颦半蹙痕。
未说湖山佳处在,
清晨小出涌金门。

白话文翻译:

在山腰轻轻束缚着一缕绡云,湖面刚刚皱起,留下半道波纹。尚未说出湖山美景究竟在哪儿,清晨的小船缓缓驶出金门。

注释:

  • 绡云:绡,轻薄的丝绸,这里比喻轻盈的云彩。
  • 初颦:刚刚起伏,形容湖面微波荡漾。
  • 蹙痕:皱纹,形容湖面波纹的痕迹。
  • 金门:这里指代湖上的一处水域或门口,象征着通往美丽景色的入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作品常以清新、自然、质朴见称。他的诗风受到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清晓湖上三首》是杨万里在游览湖山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清晨湖面景色的赞美与感受。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清晓湖上三首》是一首描绘清晨湖面景色的诗作。诗中以轻柔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腰的绡云和湖面的波纹,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开篇“山腰轻束一绡云”,使用了轻盈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山与云的互动,仿佛在说清晨的山腰被云彩轻轻缠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接着“湖面初颦半蹙痕”,通过“颦”和“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湖面的微波荡漾,带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湖水的灵动与生命的气息。

最后两句“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小出涌金门”,则通过对未知的探索和清晨的启程,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湖山的美,而是通过清晨的小船出发,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山水的自然之美,又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杨万里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腰轻束一绡云:此句描绘了山腰被轻柔的云彩包围,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
  2. 湖面初颦半蹙痕:湖面刚刚开始波动,留下轻微的波纹,展现了湖水的灵动。
  3. 未说湖山佳处在:诗人并未直接说明湖山的美好之处,反而引导读者去思考。
  4. 清晨小出涌金门:描述清晨小船的出发,象征着新的旅程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绡云”比喻轻盈的云彩,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拟人:湖面的波纹仿佛在皱眉,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湖面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一种对未知美好的期待与探索的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定与永恒。
  • :象征轻盈与变幻。
  • :象征宁静与深邃。
  •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晨静谧的自然画卷,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绡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轻薄的云彩
    C. 细腻的绸缎

  2. 诗中“湖面初颦半蹙痕”描绘的是? A. 湖面的静止
    B. 湖面的波动
    C. 湖面的干枯

  3. “清晨小出涌金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对未知美好的探索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繁华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表现出宁静的山水意境,风格上与杨万里相似,但王维更倾向于哲理的思考,而杨万里则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 《杨万里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风 黄生借书说 倦寻芳 菩萨蛮 菩萨蛮 齐天乐(游胡园书感) 烛影摇红 水龙吟(雪霁登吴山见沧阁,闻城中箫鼓声) 玲珑四犯 西江月 立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起浪涌 羽字旁的字 言语路绝 珠玑满腹 麻字旁的字 包含装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手起刀落 肠慌腹热 龜字旁的字 包含雏的词语有哪些 青眼白眼 出大恭 盘盂 车字旁的字 契繻 金人三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