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时间: 2025-05-02 20:24:01

诗句

西岘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岳千岩双不供,轻风细浪一夫须。

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後灯前卷复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4:01

原文展示: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西岘山光照旧庐,
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
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岳千岩双不供,
轻风细浪一夫须。
来书便当催诗雨,
雪後灯前卷复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岘湖堂的优美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西岘山的阳光照耀着旧居,北湖的水波荡漾着新居的色彩。夜晚,翠色的鬟发仿佛要随波逐流而去;清晨,玉镜似乎要拂去黛色的晨雾。万山千岩都无法相互辉映,只有轻风细浪恰似一个人独自徘徊。收到书信,便会催促诗雨的降临,雪后灯前的卷轴又重新展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岘山:地名,指的是位于西边的岘山。
  • :指房屋或居所。
  • 翠鬟:形容女子的头发,翠色的发饰。
  • 凌波:形容在水面行走,轻盈如同在水面上漂浮。
  • 玉镜:比喻洁白的镜子,象征晨光。
  • :指黑色,常用于形容眉毛或山的颜色。
  • 万岳千岩:形容山峰众多,险峻的地貌。
  • 轻风细浪:形容水面上的微风和细小的波浪。
  • 催诗雨:催促雨水,诗人期望能有灵感降临。

典故解析:

  • “诗雨”是指诗的灵感和创作的机会,古人常以雨水象征诗文的降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岘湖堂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岘湖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首句“西岘山光照旧庐”用光影描绘出旧居的温暖与宁静,勾勒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接着,诗人转向北湖,水波荡漾的景象象征着新居的美好,代表了生活的变迁与希望。

在夜晚,诗人想象着翠鬟轻盈如水,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清晨的“玉镜晨当扫黛初”,则展现了一种新生与清新的气象,寓意生活的希望与朝气。

后面的“万岳千岩双不供,轻风细浪一夫须”则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孤独,轻风细浪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最后两句“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後灯前卷复舒”则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期待,体现了他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展现了杨万里特有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岘山光照旧庐:西岘山的阳光洒在我的旧居上,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2. 北湖水色漾新居:北湖的水波荡漾着新居的色彩,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美好。
  3. 翠鬟夜欲凌波去:夜晚,翠色的发饰仿佛要随水波而去,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玉镜晨当扫黛初:晨光照耀,玉镜似乎要拂去晨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5. 万岳千岩双不供:形容山峰众多,没法互相辉映,暗示孤独感。
  6. 轻风细浪一夫须:微风轻拂,细浪涌动,表达人内心的宁静。
  7. 来书便当催诗雨:收到书信时,便会催促诗的灵感降临。
  8. 雪後灯前卷复舒:雪后,灯下的卷轴又重新展开,象征着创作的灵感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结合,赋予自然意象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万岳千岩”和“轻风细浪”,形成对称之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岘湖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诗歌创作的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岘山:象征安宁与乡愁。
  • 北湖水:象征生活的变迁与希望。
  • 翠鬟:象征年轻与美好。
  • 玉镜:象征清晨的希望与新生。
  • 万岳千岩: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 A. 山水
    • B. 人物
    • C. 城市
  2. “翠鬟夜欲凌波去”中“凌波去”是什么意思?

    • A. 在水面行走
    • B. 在空中飞翔
    • C. 在山上游玩
  3. 诗人用哪种意象象征创作的灵感?

    • A. 雪
    • B. 水
    • C. 书信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陶渊明的诗风相似,均注重自然描写,但杨万里更多地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变化,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归属。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杨万里的多首经典诗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鉴赏与分析。
  • 《诗经》:了解古代诗词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其六 祝英台近 其四 祝英台近 其一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栖霞游后有作,示依依词友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题砚,为伯絧 祝英台近 残菊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九参官 没面皮 穴宝盖的字 甘字旁的字 从容有常 消愁破闷 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彻结尾的成语 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疥癞之患 河麂 能能 包含羁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举贤任能 凵字底的字 贪污狼藉 酌古斟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