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4:01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西岘山光照旧庐,
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
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岳千岩双不供,
轻风细浪一夫须。
来书便当催诗雨,
雪後灯前卷复舒。
这首诗描绘了岘湖堂的优美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西岘山的阳光照耀着旧居,北湖的水波荡漾着新居的色彩。夜晚,翠色的鬟发仿佛要随波逐流而去;清晨,玉镜似乎要拂去黛色的晨雾。万山千岩都无法相互辉映,只有轻风细浪恰似一个人独自徘徊。收到书信,便会催促诗雨的降临,雪后灯前的卷轴又重新展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岘湖堂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以岘湖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首句“西岘山光照旧庐”用光影描绘出旧居的温暖与宁静,勾勒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接着,诗人转向北湖,水波荡漾的景象象征着新居的美好,代表了生活的变迁与希望。
在夜晚,诗人想象着翠鬟轻盈如水,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清晨的“玉镜晨当扫黛初”,则展现了一种新生与清新的气象,寓意生活的希望与朝气。
后面的“万岳千岩双不供,轻风细浪一夫须”则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孤独,轻风细浪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最后两句“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後灯前卷复舒”则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期待,体现了他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展现了杨万里特有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岘湖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诗歌创作的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翠鬟夜欲凌波去”中“凌波去”是什么意思?
诗人用哪种意象象征创作的灵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