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其三》

时间: 2025-04-25 22:18:56

诗句

江上绿杨芳草。

想见故园春好。

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

惊晓。

惊晓。

窗外一声啼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8:56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其三
作者: 吴潜 〔宋代〕

江上绿杨芳草。
想见故园春好。
一树海棠花,
昨夜梦魂飞绕。
惊晓。惊晓。
窗外一声啼鸟。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绿杨成荫,芳草遍地,
不禁想起故乡的春天是多么美好。
一树海棠花,
昨夜梦中我的魂魄在花间徘徊。
惊醒了,惊醒了,
窗外传来一声鸟鸣。

注释

  • 江上:在江边。
  • 绿杨:指绿意盎然的杨树。
  • 芳草:指芳香的草地。
  • 故园:自己的家乡。
  • 春好: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海棠花:一种花,象征美丽和爱情。
  • 梦魂飞绕:指梦中回忆、思念的情形。
  • 惊晓:惊醒于清晨。
  • 啼鸟:鸟鸣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君谦,号景岑,出身于书香门第。吴潜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田园景色,常融入个人情感,体现出浓厚的乡愁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是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三》是一首表达思乡情怀的词作。开篇描绘江边的绿杨和芳草,意象生动,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人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一句,诗人在梦中徘徊于海棠花下,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对故乡的依恋与思念。接下来的“惊晓”,则是从梦中惊醒,带有一种恍惚与不舍。最后,窗外的鸟鸣声更是将梦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化,清晨的宁静中夹杂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伤,给人以深思。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绿杨芳草:江边绿意盎然,芳草如茵,展现自然的生机。
  • 想见故园春好:勾起对故乡春天美好的回忆。
  • 一树海棠花:海棠花象征美丽,表现对美的向往与怀念。
  • 昨夜梦魂飞绕:梦中思念故乡,情感深厚。
  • 惊晓:从梦中惊醒,表现出一种梦与现实的交错感。
  • 窗外一声啼鸟:鸟鸣声使人回到现实,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手法,如“绿杨芳草”与“故园春好”形成对比。
  • 拟人:梦魂飞绕,赋予梦境以人的情感。
  • 意象:海棠花、啼鸟等意象交织,丰富了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浓厚的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性与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芳草: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 海棠花:象征爱情与美好回忆。
  • 啼鸟: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生活的继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 A. 绿杨
    • B. 青山
    • C. 芳草
    • D. 海棠花
  2. 填空题:诗中“昨夜梦魂飞绕”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__

  3. 判断题:诗人表达的是对故乡春天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A, C, D
  2.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清照的情感更显细腻,吴潜则描绘了更为生动的自然景象。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鉴赏辞典》
  • 《吴潜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已亥杂诗 133 已亥杂诗 68 已亥杂诗 95 减兰 已亥杂诗 6 已亥杂诗 159 已亥杂诗 140 邻儿半夜哭 卜算子 頠独立士女 已亥杂诗 142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乡土难离 中拙 甘字旁的字 息交绝游 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媲的词语有哪些 凡氓 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占着茅坑不拉屎 衣料 清概 伫候佳音 見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红子 不猧不魀 包含构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