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3:02
《如梦令 其二》
作者: 吴潜 〔宋代〕
昨日春衫初试,
今日春寒犹殢。
待得晚风收,
独上危楼闲倚。
闲倚,
闲倚。
目断半空烟水。
昨天我刚试穿了春天的衣衫,
今天春寒依旧刺骨。
等到晚风停息,
我独自登上高楼闲散地倚靠。
闲倚,
闲倚。
眺望远方,烟水迷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虽无明显典故,但“烟水”常见于古诗词中,象征着朦胧、遥远的意境,常用于表达诗人的闲适与沉思。
作者介绍:
吴潜,字元白,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绍兴,卒年不详。吴潜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融入闲适和哲思。
创作背景:
《如梦令 其二》创作于春天,或许是诗人在春寒中的思索,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寒冷现实的不满,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如梦令 其二》通过简单的语言与清新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初试与寒冷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索。开头两句以“昨日”与“今日”形成对比,展现了春天的无常与季节的变迁。诗人通过“春衫初试”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然而“春寒犹殢”又反映了自然界的不如意,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的“待得晚风收,独上危楼闲倚”则转向了一个更为悠闲的场景,诗人在高楼上静静地倚靠,似乎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这种“闲倚”的状态,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心态,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外界环境不尽如人意,但内心的宁静依然可以获得。
最后一句“目断半空烟水”则以朦胧的意象结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烟水的远景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向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理的深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与困境的思考。诗人虽然感受到外界的寒冷与变化,但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使他能够超然物外,体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昨日”指的是哪一种情境?
A. 春天的气息
B. 寒冷的天气
C. 诗人的孤独
诗人希望等待什么?
A. 晨光
B. 晚风收
C. 夜晚
诗中“闲倚”重复了多少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潜的《如梦令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均涉及春天、孤独与思考,但吴潜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哲理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