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5:47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作者: 吴潜 〔宋代〕
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
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
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欢娱有底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郊游时的感慨和思绪。面对浩瀚的野外思绪难以收回,只能静静地看着渔船驶过遥远的小岛。野外的芦苇已凋谢,荷花也已枯败,微风吹拂,带来桂花的香气,八月的初头。归来的计划却是无奈,只能在家乡的秋色中找一半的慰藉。虽然我的家乡本是客地,但我仍然在此逗留。内心有欢娱也有忧愁。
作者介绍: 吴潜,字次龙,号澄江,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己未年(即公元1179年)的八月,诗人外出郊游,正值秋季,面对自然的变化,感受到离家和归属的复杂情感,故而作此诗表达心中所思。
这首《南乡子》以其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日郊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对人生和归属感的沉思。开篇便以“野思浩难收”引入,表现出诗人面对广阔自然时的迷茫和思绪的纷乱,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通过“坐看渔舟度远洲”,展现出诗人对远方的渔舟的关注,似乎在思索着归属与漂泊。
“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一句,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凋谢的芦苇和败落的荷花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而“风飕”则将这一切的寂静与孤寂感进一步强化。随后“桂子飘香八月头”一句,转而带来一丝温暖的气息,桂花的香气在空中弥漫,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使在秋天,也有美好的东西存在。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诗人面对归途的思考,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尽管家乡对他而言是客地,但他仍然在此寻找属于自己的欢娱与愁绪。整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归属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感受、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考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桂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草
B. 桂花
C. 野菊花
诗人对家乡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充满热爱
B. 视为客地
C. 完全无感
诗中“风飕”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萧条与孤寂
C. 急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