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时间: 2025-04-26 00:35:47

诗句

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

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

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欢娱有底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5:47

原文展示: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作者: 吴潜 〔宋代〕

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
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
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欢娱有底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郊游时的感慨和思绪。面对浩瀚的野外思绪难以收回,只能静静地看着渔船驶过遥远的小岛。野外的芦苇已凋谢,荷花也已枯败,微风吹拂,带来桂花的香气,八月的初头。归来的计划却是无奈,只能在家乡的秋色中找一半的慰藉。虽然我的家乡本是客地,但我仍然在此逗留。内心有欢娱也有忧愁。

注释:

  • :广阔、广大,此处指思绪多而难以收拾。
  • :经过、渡过。
  • :形容风声,轻微而迅速的风声。
  • 桂子:指桂花,代表秋天的香气。
  • :报答、回报,这里指归来的计划。
  • 浮休:漂泊、闲散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次龙,号澄江,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己未年(即公元1179年)的八月,诗人外出郊游,正值秋季,面对自然的变化,感受到离家和归属的复杂情感,故而作此诗表达心中所思。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以其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日郊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对人生和归属感的沉思。开篇便以“野思浩难收”引入,表现出诗人面对广阔自然时的迷茫和思绪的纷乱,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通过“坐看渔舟度远洲”,展现出诗人对远方的渔舟的关注,似乎在思索着归属与漂泊。

“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一句,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象,凋谢的芦苇和败落的荷花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而“风飕”则将这一切的寂静与孤寂感进一步强化。随后“桂子飘香八月头”一句,转而带来一丝温暖的气息,桂花的香气在空中弥漫,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使在秋天,也有美好的东西存在。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诗人面对归途的思考,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尽管家乡对他而言是客地,但他仍然在此寻找属于自己的欢娱与愁绪。整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归属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思浩难收”:面对广阔的自然,思绪如潮水般难以控制。
    • “坐看渔舟度远洲”:静静地观察渔舟在遥远的洲上行驶,带有一种遥远与孤独的情感。
    • “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秋天已然来临,花草凋零,风声轻拂,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景象。
    • “桂子飘香八月头”:暗示秋天的到来,桂花的香味让人感到一丝温暖。
    •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归来的思绪,心中对家乡的挂念与向往。
    •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即使家乡对我来说是客地,我仍旧在此停留,流露出一种无奈。
    • “有底欢娱有底愁”:在这一片秋景中,内心充满了欢愉与忧愁的复杂情感。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桂子飘香”比喻着秋天的美好。
    • 拟人手法,以“芦苇已凋荷已败”表现秋天的萧条。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此诗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感受、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野思:象征着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 渔舟:象征着远方与漂泊,隐喻着人生的无常。
  • 芦苇、荷花: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转瞬即逝。
  • 桂子:象征着秋天的温暖与美好,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桂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草
    B. 桂花
    C. 野菊花

  2. 诗人对家乡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充满热爱
    B. 视为客地
    C. 完全无感

  3. 诗中“风飕”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萧条与孤寂
    C. 急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关于孤独与思考的诗歌。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的《南乡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李清照更多侧重于个人情感,而吴潜则更关注自然与人生哲理。
  • 李清照的作品情感细腻,充满女性的柔情,而吴潜则以清新的笔触描写自然,表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吴潜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旧诗 伤韦景猷 怀旧诗 伤李珪之 怀旧诗 伤虞炎 怀旧诗 伤王谌 怀旧诗 伤庾杲之 梁鞞舞歌 其四 梁鞞舞歌 其三 梁鞞舞歌 明之君六首 其二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十一 于穆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十 期运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馈犹虚 玄字旁的字 作威作福 深入骨髓 提土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蕃渥 句考 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抱结尾的成语 王杨卢骆 终端设备 分腥 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开山鼻祖 意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