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42
水仙花限冰字
作者: 熊学鹏〔清代〕
淩波仙子世同称,
琼岛芳姿未敢凭。
香与春风相应接,
神将秋水共清澄。
玻璃案上金千点,
玳瑁筵前玉几层。
不许纤埃侵皓素,
檀心夜月一壶冰。
这首诗描绘了水仙花的优雅与美丽,诗人将水仙比作“凌波仙子”,在世间受到共同称赞。虽然琼岛的美丽姿态也令人向往,但诗人不愿轻易依靠它。在春风的吹拂下,水仙的香气与春天的气息交融在一起,宛如秋水般清澈透明,十分宁静。诗人形象地描绘了玻璃案上金色的点缀,仿佛是水仙花散发的光辉,而在瑰丽的玳瑁筵席上,玉制的器皿层层叠叠,显得优雅非凡。最后,诗人强调不允许任何尘埃玷污这皓白的素雅,仿佛在描绘一壶冰冷的清酒,象征着清澈与纯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熊学鹏,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有关,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花卉的推崇和对清雅生活的追求。
《水仙花限冰字》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水仙花的优雅与清新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凌波仙子世同称”,直接将水仙花比作仙子,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其次,诗人在描写水仙花的同时,也强调了其独特的芬芳,和春风的相互映衬,给人一种生动的感受。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玻璃案上金千点,玳瑁筵前玉几层”的细节描绘,展示了水仙花在华美环境中的高洁地位,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诗的最后两句“不许纤埃侵皓素,檀心夜月一壶冰”,不仅表达了对水仙花的珍视,也象征着诗人对纯洁理想的追求,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高尚品德与生活方式的思想。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意象,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水仙花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坚守纯洁与高雅生活的向往,传递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凌波仙子”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檀心”象征什么?
“香与春风相应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熊学鹏的《水仙花限冰字》更加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情感抒发,而李白则侧重于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前者表现出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后者则体现了盛唐时期的豪放与奔放。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书目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