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张畹》

时间: 2025-04-26 05:05:20

诗句

新落霜余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

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従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百年暗尽往来中。

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5:20

原文展示:

新落霜余两岸隆,
尘埃举袂识西风。
临淮自古多名士,
樽酒相従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
百年暗尽往来中。
知君不向穷愁老,
尚有清诗气吐虹。

白话文翻译:

新近降霜之后,两岸的风景显得更加隆重;
尘土飞扬中,我轻扬衣袖,感知到西风的来临。
临淮自古以来就多出人才,
酒杯相伴,欢乐地与寓公共饮。
半日的闲暇中我歌唱啸叫,
百年之间的往事已在暗中流逝。
我知道你不会因贫穷而衰老,
依然有清雅的诗情如虹般吐出。

注释:

  • 新落霜:指刚刚降下的霜,象征着秋冬季节的到来。
  • 两岸隆:形容两岸的景色因霜而显得更加庄重。
  • 尘埃举袂:形容在风中衣袂飘动,抒发感受。
  • 临淮:指淮水,地名,历史上人才辈出的地方。
  • 樽酒:酒杯,象征宴饮的欢愉。
  • 乐寓公:寓公,指的是朋友,乐于助人及分享乐趣。
  • 偷闲:指短暂的闲暇,享受生活。
  • 百年暗尽:形容时间的流逝与往事的消逝。
  • 穷愁老:指因贫困而愁苦衰老。

典故解析:

“临淮自古多名士”一句,提及了淮水流域历史上涌现出的许多才俊,显示出作者的自豪感和对历史的敬仰。“樽酒相従乐寓公”则表现了作者对友谊与畅饮的向往,反映了士人风范与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苏轼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曾被贬多次,但他始终保持乐观,欣赏生活。

创作背景:

“次韵张畹”是苏轼应友人张畹的邀请所作,此时正处于苏轼政治生涯的低谷,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诗中描绘的“新落霜”与“西风”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霜降之后,景色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苏轼以“尘埃举袂”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外界的环境严酷,他依然选择在短暂的闲暇中享受生活。

“临淮自古多名士”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自己处境的认同,尽管身处逆境,他依然以高昂的精神面对生活。后面的“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则是一种对友人的鼓励,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对友谊的珍视,使整首诗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落霜余两岸隆:新霜降临,风景显得更加壮丽。
  2. 尘埃举袂识西风: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轻扬衣袖感知西风的存在。
  3. 临淮自古多名士:提及淮水流域自古以来涌现出的杰出人才。
  4. 樽酒相従乐寓公:与朋友共饮,享受着欢快的时光。
  5. 半日偷闲歌啸:在短暂的闲暇中,尽情歌唱和欢呼。
  6. 百年暗尽往来中:时间如流水,往事渐渐消逝。
  7. 知君不向穷愁老:我知道你不会因贫困而衰老。
  8. 尚有清诗气吐虹:你仍然会有清雅的诗情,如虹般绚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诗比作“吐虹”,展现出诗歌的美妙与生动。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特征,使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敬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映射出诗人的内心感受,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 西风:代表着秋冬的来临,也象征着生命的变迁。
  • 樽酒: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友谊的甜美。
  • 清诗:代表着高洁的精神追求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落霜余两岸隆”中的“隆”指的是什么? A. 高耸
    B. 壮丽
    C. 丰富

  2. “樽酒相従乐寓公”中的“寓公”指的是什么? A. 自己
    B. 朋友
    C. 诗人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友谊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C. 个人的悲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次韵张畹》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的饮酒作乐,而苏轼则在闲暇中感悟人生,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发展史》

相关查询

小重山令 其三 小重山令 其二 小重山令 其一 小重山令 小重山令 与保庵话扬州湖上旧游 小重山令 小重山令·黄君坦天风海涛楼图。楼在青岛,为先德避地栖隐所筑 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鬓云松令 春感,和蕊渊二孜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淹灌 烦字 爿字旁的字 癫子 达士通人 入字旁的字 龙投大海,虎奔高山 門字旁的字 包含哨的词语有哪些 劈山 丶字旁的字 攀炎附热 功臣自居 阴光 包含禄的成语 贼皮贼骨 毛字旁的字 衣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