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4:48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
作者: 苏轼〔宋代〕
白话文翻译:
真人已经不再死去,外表的事物都显得空虚渺茫。依然有对名声的渴望,满树的叶子仿佛在书写天书。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身处乱世而才华横溢,以其豪放不羁、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之际,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期。他在安乐山游览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自身内心的空虚,表达了对名声的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苏轼对生命和名利的思考。开头的“真人已不死”让人联想到道教追求的长生不死,接着“外慕堕空虚”则揭示了世俗名利的虚幻与空洞。诗中提到的“犹余好名意”,反映了即使在超然的境界中,人们依然对声誉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
“满树写天书”的意象极为鲜活,树木的叶子仿佛在书写着宇宙的秘密,象征自然的智慧和人类对其的无知。这种意象不仅体现了苏轼对道教思想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深邃而又略带悲凉,苏轼在面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时,仍能在自然中寻求灵感和解脱,体现了他豁达的心态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然真理的向往,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真人”是指什么?
A. 普通人
B. 道教中的仙人
C. 名士
D. 学者
“满树写天书”中的“天书”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的奥秘
C. 书籍
D. 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