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1:08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
蔼蔼君诗似岭云,
従来不许醉红裙。
不知野屐穿山翠,
惟见轻桡破浪纹。
颇忆呼卢袁彦道,
难邀骂座灌将军。
皆取其有服也。
晚风落日元无主,
不惜清凉与子分。
载酒无人过子云,
掩关昼卧客书裙。
歌喉不共听珠贯,
醉面何因作缬纹。
僧侣且陪香火社,
诗坛欲敛鹳鹅军。
凭君遍绕湖边寺,
涨渌晴来已十分。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周长官和几位僧人泛舟湖上的情景。前面几句赞美了君子的诗作如同山中的云雾,难以醉倒在红裙之下。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山间小路的向往,虽然看不到繁华的景象,但轻舟划破湖面,留下涟漪。
诗中提到的袁彦和灌将军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随后的描写中,诗人感叹晚风和落日的无主,宁愿与友人共享凉爽的傍晚时光。接下来,诗人独自一人饮酒,享受宁静,忘却烦扰。
最后,诗人与僧侣们的相聚,表达了对文学和友谊的珍视,寄托了希望能够在美丽的湖边寺庙中继续吟诵诗篇。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广泛涵盖诗、词、文、书、画,风格多样,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与友人周邠长官及僧侣们相聚于湖边,意在描绘自然与友谊的和谐,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以泛舟湖面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首句的“蔼蔼君诗似岭云”极具画面感,清新自然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氛围。通过对友人诗作的赞美,诗人传达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而“晚风落日元无主”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表现出一种放下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接着,诗人以“载酒无人过子云”表白了自己的孤独与宁静,展现出对独处时光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避让。
最后,诗人寄情于湖边寺庙,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和友谊的珍重,显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湖面与山景的描绘,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蔼蔼君诗似岭云”中的“岭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袁彦”是?
“晚风落日元无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