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祠后作》

时间: 2025-04-30 16:53:47

诗句

八请犯天颜,今朝出汉关。

浑如倦飞鸟,日暮傍巢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3:47

原文展示:

奉祠后作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八请犯天颜,今朝出汉关。
浑如倦飞鸟,日暮傍巢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出征后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多次向天请罪,今天终于走出汉关,心中充满疲惫,仿佛是一只倦怠的飞鸟,傍晚时分又回到了自己的巢穴。

注释:

  • 八请:指多次请求,这里表示对天的多次请求或忏悔。
  • 犯天颜:冒犯了天的威严,表示对天的愧疚和不安。
  • 汉关:古时对长安至边境的关口的称呼,象征出征或离开故土。
  • 倦飞鸟:形容疲惫的飞鸟,暗示旅途的辛劳。
  • 日暮傍巢还:傍晚时分飞鸟回到巢中,表现归家的渴望和安宁。

典故解析:

  • 汉关:汉代的边关,历史上常用来象征出征与离别。
  • 鸟归巢: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象征归属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出征后,诗人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士人的忠诚与归属感。

诗歌鉴赏:

诗中通过“八请犯天颜”和“今朝出汉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冲突与挣扎。一方面,诗人对天的忏悔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另一方面,走出汉关则象征着勇敢迈向未知的未来。后两句“浑如倦飞鸟,日暮傍巢还”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情感,飞鸟的倦怠和归巢的渴望,恰如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透出一股淡淡的哀伤与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八请犯天颜”:表现诗人对上天的愧疚与忏悔,反复请求的姿态。
    2. “今朝出汉关”:表示诗人终于走出战地,踏上归途,暗含对未来的期望。
    3. “浑如倦飞鸟”:将自己比作疲惫的飞鸟,突出旅途的辛劳与心情的沉重。
    4. “日暮傍巢还”:用日暮归巢的意象,表达对家乡的向往与归属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倦飞鸟”,形象地表达疲惫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出征、归家、忏悔三者展开,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战争带来的内心挣扎,折射出士人对忠诚与归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飞鸟:象征自由与归属,表现了诗人的游离与对家乡的向往。
  • 日暮:象征时间流逝与归途的渴望,暗示着归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八请犯天颜”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愧疚?

    • A. 自己
    • B. 上天
    • C. 朋友
  2. 诗中“浑如倦飞鸟”意在比喻什么?

    • A. 骄傲
    • B. 疲惫
    • C. 饥饿
  3. “日暮傍巢还”中“傍巢”主要指什么?

    • A. 归家
    • B. 离去
    • C. 休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张元干的《奉祠后作》,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归途的渴望与思考,张元干通过内心的忏悔与归属感,李白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旅途的轻松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次韵杭人裴维甫 春帖子词 定风波 获鬼章二十二韵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 东府雨中别子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过眚 卜字旁的字 寻头讨脑 宝盖头的字 至字旁的字 潜踪蹑迹 那落迦 一马不跨双鞍 闲言闲语 蹙金结绣 积结尾的成语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杏雨 问俗问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