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9:28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
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
重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在庭院下的梧桐树旁,我已经三年才见到你一次。
前年我在树下,你的阴影正好,听到了你在秋雨中的鸣叫。
去年的秋雨时,我正好从广陵归来。
今年我去中山,白头老来,却不知道何时能再回。
客人离去时不必叹息,主人其实也是客人。
对床而坐,心情悠然,夜雨轻轻地萧瑟作响。
我起身折下一枝梧桐,送给你以作千里之行的伴侣。
下次再见时你是否安好,别忘了此刻的情谊。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涵盖诗、词、文三方面,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温婉。
此诗作于苏轼在东府时,他与朋友子由的别离之际。两人因政治原因常常不得不分离,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人世间别离的普遍主题。
《东府雨中别子由》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通过梧桐树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子由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以“梧桐树”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三年三见”,体现了他们的分离与重聚的稀少,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
通过“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诗人描绘了与子由相聚时的宁静和美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重的离别感逐渐浮现。“白首归无期”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忧虑,诗人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变迁。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这句话揭示了人生如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临时的,增强了诗的哲理性。最后,诗人以“重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结束,体现出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对当下情感的珍惜,使整首诗在深情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友谊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重,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希冀。
诗中提到的树是什么?
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感觉是?
诗中“客去莫叹息”表达了什么?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朋友间的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苏轼的《东府雨中别子由》则在细腻的情感中透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