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4:30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在繁华的市集上,三座市场相继开放,旗帜和亭子高高耸立。
渐渐地,乐声响起,初次击打着鼓,司马相如正在弹奏琴曲。
细长的柳树在阳光下映出龙鳞般的光泽,长长的槐树在月光下投下兔子般的阴影。
人们只知欣赏美玉,谁又愿意把秦国的黄金挂在身上呢?
李峤(约 772—846年),字子升,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李峤在政治上曾任职,生活在唐代中期,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市》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的长安是一个繁华的都市,商业活动频繁,市井生活丰富多彩。诗中描绘的市场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李峤的《市》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繁华的市集场景。开篇“闤闠开三市”,直接切入主题,展现出市场的热闹气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描绘了市场中的音乐声,表现了人们在市场中享受生活的情景。这种乐器的独特选择,也暗示了文化的交融与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这两句使用了生动的意象,细柳的影子如同龙鳞般闪烁,长槐树下的阴影又像兔子,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幻想的环境,使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则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财富的冷淡,反映了诗人对价值观的思考,一种对物质与精神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结合了市井生活的繁华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李峤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繁华的市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展现了李峤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闤闠开三市”中“闤闠”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司马”指的是谁?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表达了什么思想?
李峤的《市》与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李峤更注重市井的繁华,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两者在意象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