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2:58
一舸淹晨夕,平沙舣落曛。
江潮晴涌月,山火夜烧云。
黑想蛟涎出,腥愁虎气闻。
明朝牵百丈,回首白鸥群。
一艘小船在晨昏交替的时刻漂流,停靠在平坦的沙滩上,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水面上。江潮在明亮的月光下涌动,山上的火光在夜晚燃烧着云彩。黑暗中,想象着蛟龙的唾液流出,空气中弥漫着腥气,让人感到忧愁。明天将要牵引着百丈长的船只,回头望去,白色的鸥群在空中翱翔。
诗中提到的“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龙,象征着力量和神秘;而“虎气”则常常与勇猛和威胁相联系,诗人在此用以表达情感的复杂性。
孙致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诗风清新脱俗,富有个性。
这首诗作于江边,诗人通过描绘江河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展现了他在观景时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江行杂诗三首 其一》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描写了晨夕交替的宁静与美丽,在小船的漂流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江潮晴涌月,山火夜烧云。”这一句描绘了江水在月光下的波澜壮阔与山火的灼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但随之而来的“腥愁虎气闻”,则让人感受到一丝不安,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宁静与狂暴之间游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明朝牵百丈,回首白鸥群”更是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在行舟的过程中,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渗透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情感的波动,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由的向往。
小船在何时漂流?
A. 清晨
B. 午后
C. 晚上
D. 晨夕交替时
诗中提到的“蛟”象征什么?
A. 温柔
B. 力量与神秘
C. 宁静
D. 繁华
“腥愁虎气闻”中“腥愁”指的是什么?
A. 美好
B. 悲伤与忧愁
C. 快乐
D.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