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0:57
江左勤王事久非,孤亭犹自记然犀。
已无赤帻乘流下,剩有脩蛾入望低。
草绿连山飞锦雉,花红满地绣棠梨。
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
在江左勤王的事情已久不再,孤独的亭子仍然记得当年的情景。已经没有了那红色的头巾随水流下,剩下的只有细长的蛾子低低飞入视线。草地绿得与山色相连,锦雉在飞舞,地上开满了红花,像绣的棠梨。春风送来两次游玩的机会,鞋底的痕迹在路上不再迷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金志章,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风清新,常常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江南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
《然犀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孤亭的意象引发对历史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两句“江左勤王事久非,孤亭犹自记然犀”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孤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历史的见证。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形成了历史与自然的对比。诗人通过“已无赤帻乘流下”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而“春风两度追游到,屐齿相寻路不迷”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命的赞美,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亭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同时,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诗歌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亭”象征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历史的见证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b) 历史的见证
诗人通过“春风”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历史的遗憾
c) 对自然的无感
答案:a) 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赤帻”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逝去的荣耀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b) 逝去的荣耀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金志章的《然犀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金志章更强调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创作心境与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