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9:30
山绕彤城瑞雾凝,
催班晓色渐分明。
龙门肃立章身别,
得著银袍却最荣。
群山环绕着红色的城池,瑞气弥漫,雾气凝聚;
在晨曦的催促下,班次逐渐变得清晰。
龙门前庄严地矗立着,章贡的身影分外显赫;
能获得银袍的荣誉,是最为光荣的事。
张镃,字仲明,号玉溪,宋代著名诗人,官至翰林学士,参与科举考试的相关事宜,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绘人生百态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作于进士考试时,描绘了考生们在紧张的气氛中等待成绩的情形,表达了对成功的渴望和对荣誉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影响。
这首诗开篇以“山绕彤城瑞雾凝”描绘出了一幅清晨的美丽画面,山峦环绕着城池,瑞雾缭绕,给人一种祥和而神秘的感觉。此时的彤城不仅是考生们奋斗的地方,也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希望。诗中“催班晓色渐分明”一句,传达了紧张的气氛,随着晨光的到来,考生们的心情也开始逐渐明朗,这既是对结果的期待,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接下来的“龙门肃立章身别”一句,将考生与成功的象征——龙门进行对比,暗示通过考试这一关口后,考生将获得崇高的地位。而“得著银袍却最荣”则是对进士身份的赞美,银袍象征着荣誉,意味着考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现了对知识和成就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邃。
山绕彤城瑞雾凝
描述了山围绕着红色的城池,瑞气弥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
催班晓色渐分明
清晨的光线逐渐明亮,考生们的紧张与期待在这光明中显现出来。
龙门肃立章身别
龙门象征着成功与荣耀,考生们在此静候,彰显出他们对未来的渴望。
得著银袍却最荣
获得进士银袍的荣耀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回馈,表明了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围绕进士考试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考生们对荣誉的渴望,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彤城”指的是什么?
“得著银袍”中的银袍象征什么?
诗中的“龙门”象征着什么?
张镃与李白在诗歌风格上的对比:李白的作品常表现出豪放不羁、奔放的情感,而张镃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