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43
蹈得草鞋穿,行得汗脚损。
却换一枝藤,拄到双玉笋。
走得太久,草鞋磨损了,脚上流汗也磨出了伤。
于是换上一根藤条,支撑着走去,直抵那两根如玉的山峰。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明快,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写于杨万里在山居时的感受,通过对行走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思考。
杨万里的《题赵昌父山居八咏·两峰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走于山间的艰辛与自然的美丽。诗的前两句以“草鞋”和“汗脚”的意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的辛劳,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磨脚的痛楚与汗水的流淌。然而,正是这种艰辛的行走,才能更好地感知自然的风光。
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山的描写,藤条作为拐杖的象征,既表现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的无奈,也暗示着他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最终,作者用“双玉笋”来形容山峰,赋予了山以灵性与美感,展现出一种崇高的自然之美。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艰辛中寻求美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描写艰辛的行走与美丽的自然,表达了人在自然中探索与感悟的主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草鞋”象征着什么?
“双玉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