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两峰堂》

时间: 2025-05-02 05:30:43

诗句

蹈得草鞋穿,行得汗脚损。

却换一枝藤,拄到双玉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43

原文展示:

蹈得草鞋穿,行得汗脚损。
却换一枝藤,拄到双玉笋。

白话文翻译:

走得太久,草鞋磨损了,脚上流汗也磨出了伤。
于是换上一根藤条,支撑着走去,直抵那两根如玉的山峰。

注释:

  • :走、踏。
  • 草鞋:用草编织的鞋子,轻便但不耐磨。
  • 汗脚损:因为长时间行走,脚上出汗导致磨损和疼痛。
  • :藤条,柔韧而坚韧的植物,常用来制作拐杖等。
  • 双玉笋:比喻两座山峰,形状像玉制的笋子,清秀挺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明快,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在山居时的感受,通过对行走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题赵昌父山居八咏·两峰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走于山间的艰辛与自然的美丽。诗的前两句以“草鞋”和“汗脚”的意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的辛劳,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磨脚的痛楚与汗水的流淌。然而,正是这种艰辛的行走,才能更好地感知自然的风光。

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山的描写,藤条作为拐杖的象征,既表现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的无奈,也暗示着他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最终,作者用“双玉笋”来形容山峰,赋予了山以灵性与美感,展现出一种崇高的自然之美。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艰辛中寻求美的过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蹈得草鞋穿:走得久,草鞋已磨损,表现出行走的艰辛。
  • 行得汗脚损:因为行走的疲惫,脚上出汗而受伤,进一步强调了辛劳。
  • 却换一枝藤:换用藤条作为拐杖,象征着对自然的适应与依赖。
  • 拄到双玉笋:最终抵达了如玉的山峰,象征着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双玉笋”,使得山的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艰辛的行走与美丽的自然,表达了人在自然中探索与感悟的主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鞋:象征着行走的艰辛与朴素生活。
  • :象征着适应与依赖。
  • 双玉笋: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鞋”象征着什么?

    • A) 舒适
    • B) 艰辛
    • C) 美丽
    • 答案:B
  2. “双玉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树木
    • B) 山峰
    • C) 植物
    • 答案:B
  3.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景色和人生活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山水诗中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的作品更强调行走中的艰辛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送张升卿宰新滏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宿东谿王屋李隐者 南溪别业 送杨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武爵武任 招举 鬻声钓世 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河溓海晏 木字旁的字 娱神 锡夫人 包含榛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情不可却 收罗 鹵字旁的字 包含志的成语 热劲 爱之欲其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