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3:28
郑群赠簟
作者: 韩愈 〔唐代〕
蕲州笛竹天下知,
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
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
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
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
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
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
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
卷送八尺含风漪。
呼奴扫地铺未了,
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
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
却愿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报,
赠子相好无时衰。
这首诗描绘了郑君所珍爱的竹制簟子,表达了诗人对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郑君的簟子在天下闻名,特别珍奇。白天携来簟子难以入睡,大家都想看他的黄琉璃簟子。簟子坚固且色泽洁净,表面光滑无瑕疵。法曹贫贱的人都容易得到簟子,而我身无分文又无所作为。自从五月以来,酷暑湿气难耐,仿佛坐在蒸锅里。手磨肩袖轻拂,心中默念着话语,皮肤出汗也算是合情合理。傍晚回家独自感到惆怅,有人卖簟子我真想倾家去买。谁说老朋友能懂我的心意,卷起簟子送给我,带着清风的涟漪。呼唤仆人扫地,铺好簟子还未完成,光彩照耀,惊动了小孩子。苍蝇、虱子都避开,似乎有清风在吹。躺下后甘愿忍受百病痊愈,却希望阳光永远炽热照耀。明珠和青玉都无法报答,赠送给朋友的情谊永不衰退。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与郑君的友谊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唐代,竹制簟子作为一种生活用品,象征着清雅与高洁。
《郑群赠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细腻描写的诗,展现了韩愈对友谊的深切思考。诗中通过对郑君所赠竹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前半部分集中在对簟子的赞美,生动地描绘了其坚固、色净、无瑕的特点,似乎在用最美的词汇去形容一个理想的友谊象征。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感受,结合酷暑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惆怅。尽管身处困境,诗人对于友谊的渴望与追求依然表现得十分强烈。最后,诗人希望阳光永远照耀,寓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惜,甚至用“明珠青玉不足报”来强调友谊的无价。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友谊的重视,虽然生活中有困扰和无奈,但仍然希望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信任,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郑君”是谁?
诗中“明珠青玉不足报”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的“蕲州笛竹”指的是什么?
李白的《赠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王维的《送友人》,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与友情的珍重。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与《郑群赠簟》有相似之处,但在风格和意象表现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