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2:52
原文展示:
李员外寄纸笔(李伯康也,郴州刺史)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题目是我在池边写的,分开来写作的余兴。
兔毛尖的笔尖难以并列,洁白的蚕丝也比不上这雪白的纸。
不要怪我如此殷勤地表示感谢,虞卿正忙于写书。
注释:
典故解析:
“虞卿”常用于指代书法大家,强调书法的优雅和技巧,可能代表了诗人对文学和书法的尊重与向往。诗中提到的书写过程,反映了古人对文人雅士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倡古文,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韩愈担任郴州刺史时期,反映了他在职务之外的文学追求与情感寄托。因李员外寄来纸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文艺创作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写作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创作的环境和工具,生动地展现了书写的细腻与讲究。兔毛的笔尖与洁净的纸张,形成了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书写工具的重视,暗含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友人的感谢,表达了诗人与李员外之间的深厚友情。尽管诗中有谢意,却并不显得矫揉造作,反而透出一种自然流畅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封感谢信,更是一种文人之间的情谊与相互激励。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情感上真挚而深厚,展现了韩愈作为文人的风范以及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它不仅是对书写工具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友谊的重视,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对文学的追求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创作场景,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虞卿”指的是:
A. 一位名将
B. 一位书法家
C. 一位诗人
“兔尖针莫并”的意思是:
A. 笔尖太细了
B. 笔尖的质量不如纸张
C. 笔尖不够精致
诗人写作的地点是:
A. 在山上
B. 在池边
C. 在书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韩愈的《李员外寄纸笔》更加注重书写的细节和文人情谊,而李白更注重于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文学追求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