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8:14
柳巷还飞絮,春馀几许时。
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
柳巷里仍飘着飞絮,不知春天还剩多少时光。
官吏们都休息不再报事,您在此写下送春的诗篇。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言文的简练与质朴。他作品风格鲜明,善于通过文学表达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此诗写于春末,正值柳絮飞舞的季节,作者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他在官场的闲暇状态,借诗写意。
韩愈的《柳巷》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感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柳巷中的飞絮,营造出了一种春意盎然却又稍显哀愁的氛围。“柳巷还飞絮”一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天的气息,飞絮的意象不仅美丽,更蕴含了春天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春馀几许时”,则流露出对春天的惋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仿佛在询问春天还剩下多少时光,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渴望。
后两句“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则展现了作者在官场的闲暇时光。官吏们因春天的到来而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作者在这样的轻松氛围中创作送春的诗,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融入。这种闲适的状态让人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时,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韩愈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全诗通过春天的柳巷、飞絮和闲暇的官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飞絮”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柳树的种子
C. 雪花
D. 云朵
诗中的“公作送春诗”表示作者在做什么?
A. 写信
B. 读书
C. 写诗
D. 画画
诗中“吏人休报事”体现了什么?
A. 官吏的忙碌
B. 官吏的闲暇
C. 官吏的愤怒
D. 官吏的忧愁
答案:
对比韩愈的《柳巷》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韩愈更侧重于个人的闲适与自然的结合,而白居易则强调了离别与怀念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视角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