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镜潭》

时间: 2025-05-02 05:05:28

诗句

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

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5:28

原文展示:

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
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白话文翻译:

这潭水既不是铸造的,也不是熔炼的,清澈见底,恰巧在此相遇。
鱼虾无需躲避,因为这里只是在照耀蛟龙。

注释:

  • 非铸复非熔:不是铸造的(固态的),也不是熔炼的(液态的),强调水的自然状态。
  • 泓澄:泓,意为深而清的水;澄,意为清澈。合起来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 忽此逢:忽然在此相遇,表示一种偶然的美好发现。
  • 鱼虾不用避:鱼和虾都不需要躲避,意味着水域的安全与宁静。
  • 只是照蛟龙:蛟龙是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象征着深邃和神秘;这里暗示着水的深邃能够照见更大的生物,反映出水的清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善于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是韩愈应友人之请而作,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之美,特别是水的清澈与生物的和谐,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见底的潭水,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中前两句提到水的状态,强调其天然纯净,不同于人工的铸造与熔炼,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欣赏。后两句则通过鱼虾的态度,表现出水域的安全与宁静。这里,鱼虾并不需要躲避,说明潭水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象,同时也是和谐的生态环境。最后提到的蛟龙,既是对潭水深度的暗示,也象征着潜藏在水下的神秘生物,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象征意义。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恬静、清幽的自然图景,体现了韩愈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非铸复非熔:强调潭水的自然状态,既非人造的也非处理过的。
  • 泓澄忽此逢:描绘水的清澈,突显出与自然的和谐相遇。
  • 鱼虾不用避:表现出水域的安全,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只是照蛟龙:蛟龙的出现增加了水的神秘感,暗示着潜在的深度和广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的清澈比喻为能照见蛟龙,象征着深邃和神秘。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潭水清澈的描绘,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态环境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潭水: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好,代表一种宁静的境界。
  • 鱼虾:代表生态的和谐与安全,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蛟龙:象征着深邃与神秘,增强了自然的丰富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潭水的状态是什么?
    A) 人工铸造
    B) 自然清澈
    C) 熔炼而成
    D) 污浊不堪

  2. 诗中鱼虾的态度如何?
    A) 逃避
    B) 躲藏
    C) 不用避
    D) 恐惧

  3. 蛟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安全
    B) 深邃和神秘
    C) 透明
    D) 平静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侧重于秋天的宁静。
  • 李白的《庐山谣》:描写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豪放,风格相比韩愈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韩愈《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唐代文学研究论文和书籍。

相关查询

汉宫春(见早梅呈吕一郎中郑四六监岳) 贺新郎(人有见诳以六月六日生者,且言喜唱贺新郎,因用东坡屋字韵追寄) 田园感兴 秋日感怀 代赋野堂诗 寄陈叔起时在永嘉不归 九月节后希石林公邀游西岩分得须字 晚春閒思 虞美人 春愁 念奴娇 送戴少望参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字旁的字 诘戎治兵 亠字旁的字 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古终 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强而示弱 飞字旁的字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时瑞 豕字旁的字 对数 事开头的成语 肉字旁的字 孑然一身 宜室宜家 落花时节 上呼吸道感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