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37
贵池
作者:黄庭坚
横云初抹漆,烂漫南纪黑。
不见九华峰,如与亲友隔。
忆当秋景明,九老对几席。
何曾闭篷窗,卧听寒雨滴。
不食贵池鱼,喜寻昭明宅。
笔砚鼠行尘,芝菌生铜鬲。
思成佳句梦,贻我锦数尺。
属者浪吞舟,风雹更附益。
老翁哭妇儿,相将难再得。
存亡如日月,薄蚀行道失。
流俗暗本源,谓神吐其食。
神理傥有私,丘祷久以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贵池的怀念与感慨。初升的云彩如同漆黑的南纪,九华山峰在视线之外,就像与亲友隔离。回忆起秋天的美景,九位老者相聚一桌。诗人曾从未关上窗户,静卧听寒雨滴落。虽然不吃贵池的鱼,却乐于寻访昭明的宅第。笔墨间灰尘飞舞,芝草生长在铜器上。希望在梦中成就佳句,赠予我锦绣的几尺布料。属下如同波浪吞噬小舟,风暴和雹子更是加大了困扰。老翁为子女的离去而痛哭,彼此相聚已是难得。生存与死亡如同日月交替,微薄的光芒让人迷失方向。流俗遮蔽了真实的根源,竟有人说神明会吐出食物。神明的理智若有私心,丘祷也只能默默无言。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著名的宋代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家乡贵池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使他对生死、流俗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贵池》是一首充满忧思与怀旧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横云初抹漆”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阴暗的天空,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提到的“九华峰”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渴望与失落。诗中多次提到的“忆”、“思”、“喜”等词,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的描绘,更深入探讨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尤其是后半部分,关于老翁哭妇儿的描写,突显了人生的无奈与失落。诗中“存亡如日月,薄蚀行道失”一句,表明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暗示着即使是神明也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
黄庭坚在这首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贵池》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庭坚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九华峰”是指:
A. 一座名山
B. 一位诗人
C. 一种花
D. 一种鱼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绝望
B. 怀念
C. 忽视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