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林学录五言二首》

时间: 2025-05-02 01:38:30

诗句

昔报尊公讣,奔丧万里程。

生居诸子下,身代二兄行。

负骨叹纯孝,分财见不争。

九原面先舅,应问白头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8:30

原文展示:

昔报尊公讣,奔丧万里程。
生居诸子下,身代二兄行。
负骨叹纯孝,分财见不争。
九原面先舅,应问白头甥。

白话文翻译:

我听闻尊公的讣告,匆忙奔赴万里之遥的丧事。
我生前居于众子之下,如今代替两位兄长出行。
负担着父亲的遗骨,感叹我的孝心是如此纯粹,
分家财显得我不争不斗。
在九原之地见到舅舅,应该问候一下白发的侄子。

注释:

  • 尊公:指作者的父亲或长辈,表示尊敬。
  • 奔丧:急忙赶去参加丧葬的活动。
  • 诸子下:在众多子女之中,说明自己位于较低的位置。
  • 负骨:指担负着父亲的遗体,表示对父亲的孝敬。
  • 纯孝:形容孝心的真挚和纯洁。
  • 九原:指阴间,古代对死者的称呼。
  • 白头甥:指年长的侄子,可能是对家中长辈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白沙,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受到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作品中常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刘克庄得知尊公去世后,急忙赶去奔丧时所作。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及对亲情的重视,反映出当时儒家思想中孝道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孝道的深情与对亲情的珍视。开头以“昔报尊公讣”引入,直接点出作者的悲伤与责任感,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表现出他在接到父亲去世消息时的震惊与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生居诸子下,身代二兄行”来体现出作者的身份与责任感,他在丧事中代表兄长,既是对父亲的孝顺,也是对家族的承担。

“负骨叹纯孝”一句中,作者用“负骨”形象地传达了他对父亲遗骸的尊重和负担,表达出一种沉重的孝心。最后几句则展现出对家族财富的看法,不争不斗,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重视亲情的态度。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真挚,体现了古人对孝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也传达出对亲情的珍惜,表现了人际间的温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报尊公讣:过去我听闻尊公(父亲)的讣告。
  2. 奔丧万里程:急忙奔赴万里外的丧事。
  3. 生居诸子下:我在众多孩子中排名较低。
  4. 身代二兄行:如今代替两位兄长出行。
  5. 负骨叹纯孝:担负着父亲的遗体,感叹我的孝心。
  6. 分财见不争:在分配财产时表现出不争的态度。
  7. 九原面先舅:在阴间见到舅舅。
  8. 应问白头甥:应该问候年老的侄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负骨叹纯孝,分财见不争”,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负骨”比喻对父亲的怀念与责任,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孝道展开,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对家族责任的承担,以及对财富的淡泊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意象分析:

  • 尊公:象征着父亲的权威与在家族中的地位。
  • 九原:代表着阴间及对亡者的追思。
  • 白头甥:象征着家族的延续与对后辈的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尊公”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父亲
    • C. 兄长
    • D. 舅舅
  2. 诗中提到的“奔丧”指的是什么?

    • A. 参加婚礼
    • B. 参加丧事
    • C. 旅游
    • D. 上学
  3. 作者在分配财产时的态度是?

    • A. 争夺
    • B. 不争
    • C. 偷偷拿走
    • D. 随意放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妹文》:同样表现出深厚的亲情与孝道。
  • 《长恨歌》:探讨爱情与失去,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刘克庄的作品更强调孝道和责任感,而王维则侧重于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送冯茂叔分教岂城 送范竹所赴吴江学职 送邓觉非赴全陵学职 送曹叔时归淮东 书骏马图 寿元俞治中 寿金仁叟 深居 南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幕里红丝 迈阿密 蠹众木折 西头 点点滴滴 垂朱拖紫 间不容息 先意承颜 疋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眉睫之内 言之无物 包含少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