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59
风紧云高雪尚悭,建州城北倚阑干。
林梢淡日红如线,应为梅花暖晚寒。
寒风凛冽,天空高远,雪花依然稀疏。在建州城的北边,我倚靠着栏杆。树梢上淡淡的阳光映出红色的光线,想必是梅花在这个晚寒中绽放的缘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清高,通常与寒冷的冬季有关。诗中提到的梅花,也暗示了在严寒中依然能够绽放的生命力。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诗人,著名的理学家。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描写情感。他的诗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完成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势衰弱。刘克庄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建州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建州》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建州的冬日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首句“风紧云高雪尚悭”描绘了一个寒冷而清新的环境,暗示着冬季的严酷。紧接着,诗人以“倚阑干”来表达他对这幅景象的沉思与感慨,显示了他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第三句“林梢淡日红如线”则引入了温暖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在这幅冷色调的冬日画面中,诗人捕捉到了梅花的绽放,这不仅是对季节变迁的感悟,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一句“应为梅花暖晚寒”将整个画面升华,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形象,既是自然现象的真实描写,更是诗人对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寒冷与温暖、萧瑟与生机的交替,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即使在逆境中,生命依然顽强绽放,给人以希望与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展开,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与梅花的绽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中蕴含着在困境中寻求美好、坚守信念的深刻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诗中“淡日红如线”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但其表达方式与刘克庄的《建州》有所不同。王安石更注重梅花的高洁与孤傲,而刘克庄则在严寒中强调了梅花带来的温暖与希望,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