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1:09
水龙吟·不须更问旁人
作者:刘克庄 〔宋代〕
不须更问旁人,劝君自拂青铜照。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
两度呼来,也曾批敕,也曾还诏。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矶上堪垂钓。
白雪新腔高妙。把侬家调疏称道。六韬未试,抑诗未作,如何归老。
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待自笺年甲,缴还官职,换山翁号。
这首词不需要再问别人,劝你自己去照照那面青铜镜子。你身穿短褐,头戴幅巾,既有些野逸的气质,又显得有些村野的拗气。我曾两次把你请来,也曾有过准备和应对的命令,笑问你这双手,如今还有什么用?在苔藓的石头上,可以去垂钓。白雪纷飞,新腔高妙,仿佛在称赞我家。六韬未曾施展,诗篇未曾创作,如何能归老呢?佩戴着玉带和金貂,星儿般快乐,却也带来了烦恼。等我自己写好年甲,交还官职,换上山翁的称号。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而闻名。他的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深刻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势衰弱之时,刘克庄在政治漩涡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困惑,因而通过这首词表达对自我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思考。
《水龙吟·不须更问旁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作者通过对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于自我的一种解脱。开篇的“不须更问旁人”,便指明了词的主旨:人生的真谛不在外界的评判和他人的看法,而在于自我认识和内心的反思。
刘克庄用“青铜照”这一意象,象征内心的自省和自我认知,鼓励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接下来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与思考:简单的衣着和隐逸的生活,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既有野逸的洒脱,又有村拗的固执。词中提到“两度呼来”则说明他曾经在世俗中奋斗,然而如今却发现这一切的意义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后半部分,作者通过“白雪新腔高妙”的描写,表达了对艺术和才华的追求,但又感到怀才不遇,未能施展才华。“如何归老”则是对人生最后归宿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而“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则是对世俗生活的调侃,虽然外表看似光鲜亮丽,但内心却常常充满烦恼。
整首词在描写生活的同时,深入探讨了自我价值、人生意义等哲学命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豁达的精神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自我反省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彰显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克庄
d) 苏轼
“青铜照”象征什么?
a) 外部的光辉
b) 自我反省
c) 权力的象征
d) 人际关系
诗中提到的“六韬”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古代兵书
c) 一种绘画技法
d) 一种诗歌形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水龙吟》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的追求。刘克庄更倾向于自省和对生活无奈的反思,而苏轼则更多地展现了一种洒脱的豪情与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