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己未元日》

时间: 2025-08-07 10:01:49

诗句

久向优场脱戏衫,亦无布袋杖头担。

化弥勒身千百亿,问绛人年七十三。

诸老萧疏留后殿,高僧灭度少同参。

未应春事全无分,醉折缃桃蒲帽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0:01:49

原文展示

己未元日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久向优场脱戏衫,
亦无布袋杖头担。
化弥勒身千百亿,
问绛人年七十三。
诸老萧疏留后殿,
高僧灭度少同参。
未应春事全无分,
醉折缃桃蒲帽簪。

白话文翻译

在优雅的场所久脱戏衫,
也没有布袋和拐杖来承担。
化身为弥勒佛的我,身形无数亿,
问那身穿红衣的人,您已七十有三。
诸位老者在后殿显得萧索,
高僧已圆寂,难再相聚。
想来春天的事务与我无关,
醉酒中折下缃桃,插在蒲帽上。

注释

  • 优场:指娱乐场所,通常指戏院或游乐场所。
  • 化弥勒:指化身为弥勒佛,象征快乐和未来的希望。
  • 绛人:红衣人,可能指代道士或某位高人。
  • 诸老萧疏:指那些老年人显得孤独和萧索。
  • 灭度:指高僧圆寂,结束了世间的生死轮回。
  • 缃桃:一种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蒲帽:一种帽子,常见于古代文人。

典故解析

  • 弥勒佛:佛教中未来的佛,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喜悦,诗中提到化身为弥勒,表达了对快乐与期盼的追求。
  • 年七十三:可能隐喻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无常与老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韶,号云峰,南宋诗人、书法家。其作品多含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咏怀和隐逸为题材。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旦之际,刘克庄在此时感慨时光流逝,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春天美好的期待。

诗歌鉴赏

《己未元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对人生的反思。开篇提到在欢愉的场所脱去戏衫,暗示着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提到“化弥勒身千百亿”,不仅展现了对佛教哲学的思考,也表达了对快乐的渴望。

“问绛人年七十三”一句,体现了对老年人的敬重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反思自己的人生与岁月的无情。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老人的萧条与高僧的圆寂,引发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以“未应春事全无分,醉折缃桃蒲帽簪”结束,表达了在醉酒之中对春天的向往与抒怀,尽管春天已然到来,但似乎与自己无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意象的交织,诗歌传递了一种对生命与时光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向优场脱戏衫:久待在欢乐的娱乐场所,脱去戏衫,暗示对世俗的超脱。
  2. 亦无布袋杖头担:不再需要布袋和拐杖,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轻松。
  3. 化弥勒身千百亿:化身为弥勒佛,象征着无数的快乐与希望。
  4. 问绛人年七十三:询问身穿红衣的人,表明对长者的尊重和对岁月的感慨。
  5. 诸老萧疏留后殿:老者们在后殿显得孤独,反映出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感。
  6. 高僧灭度少同参:高僧已圆寂,表明生命的无常与结束。
  7. 未应春事全无分:对于春天的事务感到无关,抒发出一种孤独感。
  8. 醉折缃桃蒲帽簪:醉酒之中折下桃花,象征着对春天的向往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弥勒佛相提并论,象征快乐与期待。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如“诸老萧疏留后殿,高僧灭度少同参”。
  • 象征:缃桃和蒲帽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主题思想

本诗以元日为背景,表现了对生命、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好的向往。通过对比世俗欢乐与内心孤独,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优场:欢乐与喧嚣的象征。
  • 弥勒佛:未来的希望与快乐。
  • 绛人:象征智慧与经验。
  • 缃桃: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蒲帽:文人雅趣与淡泊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优场”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市场
    • B. 娱乐场所
    • C. 学校
    • D. 茶馆
  2. “化弥勒身千百亿”中的“弥勒”是指?

    • A. 一位诗人
    • B. 未来佛
    • C. 一个地方
    • D. 一种花
  3. “醉折缃桃蒲帽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无奈
    • B. 对春天的向往
    • C. 对酒的喜爱
    • D. 对生命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江花月夜》与《己未元日》均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前者强调了自然的美,后者则侧重于内心的感受与对岁月的反思。两者在意境上都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刘克庄与宋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题台湾逸民某画兰 高阳台 题津楼惜别图次重审韵 高阳台 见《小罗浮馆词别录》 高阳台 闰七夕 高阳台 高阳台 新月 高阳台·木君赋此词,瑰曼可诵,爰依其韵,更赋秋草 高阳台 初夏有怀 高阳台 病夜 高阳台 旧日耸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负离子 風字旁的字 敬恭桑梓 尣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昔昔盐 冰解云散 天假其便 救人须救彻 玄字旁的字 昼开头的成语 次后 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塌括仔 飞灺 包含藄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包含啃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