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4-27 18:17:25

诗句

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25

原文展示

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白话文翻译

在园子里辛苦种植,终于得到了丰收的果实,但却无奈孩子们和鸟雀来捣乱。已经用刺棘插上了竹竿,准备笋子的生长,却又铺开渔网来保护樱桃。

注释

  • (jiān):果实丰收的样子。
  • (sāo):骚扰、打扰的意思。
  • 樊笋(fán sǔn):指茁壮生长的竹笋。
  • 渔网(yú wǎng):用来捕捉鱼类的网,这里比喻用来保护樱桃的工具。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较为显著的典故,但它反映了农田劳作的艰辛和对丰收的期待,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逢辰,吴兴人(今浙江湖州)。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以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观而著称。范成大的诗风清新自然,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在晚年创作的一组田园诗,旨在表达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中反映了农民的辛劳和对丰收的期待,同时也表现了生活中的烦恼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农民在辛勤耕作后收获果实的喜悦,同时又遭遇到来自儿童和鸟雀的骚扰,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双重感受。前两句“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中,诗人用“得果”和“偿劳”来表现丰收的喜悦,而“儿童鸟雀”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安宁,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后两句“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则进一步描绘了为了保护果实而采取的防护措施,体现了农民在劳动中所面对的挑战与困难。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既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又流露出生活中的烦恼,形成了生动的农村生活场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园得果廑偿劳:在园子里辛苦耕作,终于得到了丰收的果实,体现了劳动的回报。
  2. 不奈儿童鸟雀搔:孩子们和鸟雀的捣乱让人无奈,突显出即便有收获,也难免遭遇麻烦。
  3. 已插棘针樊笋径:已经用刺棘保护竹笋的生长,表现出农民的细心与劳作。
  4. 更铺渔网盖樱桃: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护樱桃,显示出对收获的珍视与不易。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种园得果”与“不奈儿童鸟雀”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用“渔网”来比喻保护樱桃的手段,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农民辛勤耕作与丰收的对比,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果实:象征着劳动的成果和生活的希望。
  • 儿童鸟雀:代表着生活中的干扰和烦恼。
  • 樊笋、樱桃:象征着农田的生机与丰收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儿童鸟雀”主要代表了什么?

    • A. 喜悦
    • B. 烦恼
    • C. 劳动
    • D. 收获
  2. “种园得果廑偿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满足
    • C. 无奈
    • D. 忧伤
  3. 诗人用什么手段来保护樱桃?

    • A. 用水浇灌
    • B. 铺渔网
    • C. 施肥
    • D. 砍伐

答案

  1. B. 烦恼
  2. B. 满足
  3. B. 铺渔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乐》:描绘乡村生活的乐趣。
  • 《春晓》: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但背景与情感基调不同,李白更多是对故乡的思念,而范成大则是对农田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南歌子(早春) 南浦 菩萨蛮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天仙子 红娘子 满江红 南歌子 祝英台(晚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约结尾的成语 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果然如此 进贤黜恶 订况 使绊子 魚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佛头加秽 贤侯 皮肤针 目字旁的字 语怪 不通水火 月字旁的字 嚎天喊地 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