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灵祐观》

时间: 2025-08-01 05:51:11

诗句

旸谷西门锁洞宫,古苔斑驳桧蒙茸。

百廊三殿惟眢井,万壑千岩有瘦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5:51:11

原文展示:

灵祐观
范成大

旸谷西门锁洞宫,
古苔斑驳桧蒙茸。
百廊三殿惟眢井,
万壑千岩有瘦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位于旸谷的灵祐观,西门锁住了洞府的宫殿,古老的苔藓斑驳,苍翠的桧树上长满了茸毛。在这座庙宇中,百条走廊和三座殿堂只剩下一个井,万壑千岩之间有一根瘦弱的竹子。

注释:

  • 旸谷:地名,指阳光明媚的山谷。
  • 西门:指灵祐观的西侧大门。
  • 锁洞宫:形容洞中的宫殿被锁住,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古苔:指生长在古老地方的苔藓,象征时间的积淀。
  • :一种常绿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只有。
  • 眢井:形容井的清澈和深邃。
  • 瘦筇:指细长的竹子,象征着孤独和清雅。

典故解析:

灵祐观是道教的一个观庙,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建筑物,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对悠久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蕙堂,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灵祐观位于浙江,是范成大游历时所见,诗中通过对静谧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灵祐观》通过宁静的自然与古老的建筑,展示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的开头用“旸谷西门锁洞宫”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接着“古苔斑驳桧蒙茸”通过古苔和桧树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积淀与岁月的流逝,仿佛在叹息人事如梦。

在“百廊三殿惟眢井”中,百条走廊和三座殿堂的静谧,加上只剩下的一个井,突显出一种孤独和荒凉的气氛,似乎在传达着对繁华落尽的感慨。而“万壑千岩有瘦筇”则用瘦竹象征着孤寂和清雅,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旸谷西门锁洞宫:描绘灵祐观的环境,西门禁闭,给人一种静谧之感。
  2. 古苔斑驳桧蒙茸:古老的苔藓与苍翠的桧树交织,反映时间的变迁。
  3. 百廊三殿惟眢井:庙宇的走廊与殿堂空寂,只有一口井,突显孤独感。
  4. 万壑千岩有瘦筇:在山壑与岩石之间,瘦竹显得孤独,象征清雅。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瘦筇”),对仗(如“百廊三殿”),以及意象的丰富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推崇,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融合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旸谷: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古苔:象征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桧树:象征长寿和坚韧。
  • 瘦筇:象征孤独与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旸谷”意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阳光明媚的山谷
    • C. 一种动物
  2. 诗中提到的“瘦筇”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建筑
    • C. 一种动物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 A. 古苔和桧树
    • B. 瘦筇和井
    • C.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灵祐观》与王维的《鹿柴》,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尘世的超脱,但范成大更强调历史的厚重感,而王维则更显自然的灵动与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寂住阁 欧阳从道许寄金橘以诗督之 次韵任君官舍秋雨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寄题安福李令先春阁 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包含片的成语 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咤叱 树倒根摧 笔论 衣字旁的字 无补于时 马上墙头 包含池的词语有哪些 中流一壸 足字旁的字 不关紧要 一般无二 单耳刀的字 吕仙翁 真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