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清晖阁静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赏月》

时间: 2025-05-04 06:09:30

诗句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

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9:30

原文展示:

前年银界接天迷,
去岁金盘涌海低。
漂泊相逢重一笑,
秦淮东畔女墙西。

白话文翻译:

前年在银色的月光下,似乎与天际连接,令人迷醉;
去年金色的月亮从海面升起,显得低沉而波涌。
我在漂泊中与你相逢,重温了那一笑,
在秦淮河东畔,女墙的西边。

注释:

  • 银界:指明亮的月光和天空的交界,形容月光照耀下的美景。
  • 金盘:形容明月的形状,像金色的盘子。
  • 秦淮:指秦淮河,古时南京的著名河流。
  • 女墙:古建筑的墙体,通常是防御性建筑的顶部。

典故解析:

  • 秦淮:秦淮河是古代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象征着文化和情感的交流。
  • 漂泊:包含了作者对流亡生活的感慨,反映出对过往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清晖,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节,诗人通过对往年月夜景象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诗中蕴含着对亲友重聚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清晖阁静坐时的思绪。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月亮的形状与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往年月夜的深刻印象。特别是“银界接天迷”和“金盘涌海低”的对比,表现了月亮的不同状态,既有高远的神秘感,又有低沉的感伤。中间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漂泊中的相逢与重聚,那一瞬间的欢笑仿佛把时间凝固,给人以温暖。最后提到的“秦淮东畔女墙西”则将空间与时间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特定地点的深厚情感与记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年银界接天迷:前年时,月光如银,似乎与天空相接,令人陶醉。
  • 去岁金盘涌海低:去年的月亮像金盘一样,低垂在海面,波光粼粼。
  • 漂泊相逢重一笑:在漂泊的生活中,偶然重逢,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的欢笑。
  • 秦淮东畔女墙西:提到秦淮河东边的女墙,说明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银界”和“金盘”比喻月亮,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友人与自然的深切感悟,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活中的孤独与漂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秦淮河:代表文人聚集的地方,象征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盘”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2. 诗人是在什么地方静坐思念的? A. 清晖阁
    B. 竹林
    C. 山顶

  3. 诗中提到的“漂泊”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
    B. 友谊
    C. 人生无常

答案:1-B,2-A,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范成大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两首诗都通过月亮引发情感共鸣,但意境和情感焦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兰香 新荷叶 临江仙 丑奴儿(咏梅) 水调歌头(和赵用锡)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送韩子师侍郎序 桂枝香(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青玉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朴斫之材 土炕 雪瓴 包含邛的词语有哪些 料远若近 千开头的成语 正色厉声 箱笈 归心似箭 舍道用权 见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釆字旁的字 影表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