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

时间: 2025-04-22 15:21:11

诗句

蜜炬殷红画不如,且将归去照吾庐。

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21:11

原文展示:

蜜炬殷红画不如,且将归去照吾庐。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蜜蜡制成的蜡烛红得比画还要鲜艳,我带着它回家照亮我的居所。今天我得到了三样珍贵的东西:灵运的诗篇、逸少的书法。

注释: 字词注释:

  • 蜜炬:用蜜蜡制成的蜡烛。
  • 殷红:深红色。
  • 画不如:比画还要美丽。
  • 吾庐:我的居所。
  • 灵运: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 逸少: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典故解析:

  • 灵运诗篇:指谢灵运的诗作,谢灵运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作以山水诗著称。
  • 逸少书:指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畋是唐代官员、诗人,曾任宰相,其诗作多反映官场生活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回应友人赠送红烛的感谢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礼物的珍视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畋在收到友人赠送的红烛后所作,通过红烛引出对谢灵运诗篇和王羲之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红烛这一日常物品,引出了对文化艺术的高度赞美。首句“蜜炬殷红画不如”,以红烛的鲜艳色彩比喻其美丽胜过画作,展现了作者对红烛的喜爱。次句“且将归去照吾庐”,表达了作者将红烛带回家中,照亮自己的居所,寓意着红烛带来的不仅是光明,还有温暖和喜悦。后两句“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将红烛与谢灵运的诗篇和王羲之的书法并列,显示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红烛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蜜炬殷红画不如”,通过对比红烛的鲜艳与画作的美丽,强调了红烛的独特魅力。
  • 次句“且将归去照吾庐”,表达了作者将红烛带回家中,照亮自己的生活空间,寓意着红烛带来的不仅是光明,还有温暖和喜悦。
  • 后两句“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将红烛与谢灵运的诗篇和王羲之的书法并列,显示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中的“画不如”是一种比喻,将红烛的鲜艳与画作的美丽进行对比。
  • 并列:后两句中的“灵运诗篇逸少书”是一种并列结构,将红烛与两位文化名人的作品并列,强调了红烛的文化价值。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通过对红烛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并通过将红烛与谢灵运的诗篇和王羲之的书法并列,展现了作者对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蜜炬: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 殷红:象征着美丽和热情。
  • 灵运诗篇:象征着文学的艺术魅力。
  • 逸少书:象征着书法的艺术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蜜炬”指的是什么? A. 蜜蜡制成的蜡烛 B. 红色的画 C. 红色的花 D. 红色的宝石 答案:A

  2. 诗中的“灵运诗篇”指的是谁的诗作? A. 谢灵运 B. 王羲之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A

  3. 诗中的“逸少书”指的是谁的书法? A. 谢灵运 B. 王羲之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 王羲之的《兰亭序》

诗词对比:

  • 谢灵运的山水诗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体现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谢灵运诗集》
  • 《王羲之书法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沈园 曾仲躬见过适遇予出留小诗而去次韵二绝 梦行秦晋间有作 饭後登东山 独酌罢夜坐 思蜀三首 其二 二月二日梦中作 梦韩无咎如在京口时既觉枕上作短歌 夏夜 连日往来湖山间颇乐即席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兵无血刃 玉除彤庭 九华帐 骨结尾的成语 舅氏 折文旁的字 老婆娘 三吐三握 包含寂的成语 色艺绝伦 长字旁的字 首丘之思 金字旁的字 戛玉锵金 毛字旁的字 肌无完肤 包含叙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