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07
便积金如斗,能从聚窟消。
蛮云迷宝譬,脂夜荡花妖。
龙女争盘镜,鲛人斗织绡。
珠帘春十里,难遣可怜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香港的感慨与思考。诗中提到,即使财富如斗般积累,也难以从这个聚集财富的地方消失。蛮荒的云彩迷惑了珍宝,夜晚的脂粉在风中摇曳如花妖。龙女们争相在镜子前打扮,鲛人们则在进行织绡的比赛。即使在春天的十里珠帘之下,也难以驱散那令人心疼的夜晚。
黄遵宪(1848年-1905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出身于广东。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黄遵宪曾参与维新运动,主张变法,关心国家命运与社会变革。
《香港感怀十首》是黄遵宪在香港旅行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香港的观察与思考。诗中既有对美丽景色的赞美,也包含了对财富与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香港的繁华和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通过“金如斗”的财富积累,暗示了香港作为商业中心的繁荣,但紧接着又提到“能从聚窟消”,表明这种繁华并非能够永恒,背后也隐藏着潜在的危机与不安。
诗中对夜晚的描绘尤为细腻,通过“脂夜荡花妖”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魅惑和人生的无常。龙女和鲛人的比喻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传达了对美丽与技艺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却在“难遣可怜宵”中显得无奈。整个诗作在描绘美丽景象的同时,也暗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香港美丽景色的描绘与对财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忧虑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龙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与竞争
C. 自然景观
D. 夜晚的魅力
“脂夜荡花妖”中的“脂”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妆饰的脂粉
C. 食物
D. 书籍
诗人对香港的整体感受是?
A. 只赞美
B. 有忧虑
C. 完全否定
D. 无感
黄遵宪的《香港感怀》与杜甫的《登高》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内心的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与黄遵宪的社会观察,均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