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7:23
指北黄龙饮,从西天马来。
飞轮齐鼓浪,祝炮日鸣雷。
中外通喉舌,纵横积货财。
登高遥望海,大地故恢恢。
这首诗描绘了香港作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商业的繁荣。诗人提到“指北黄龙饮”,意指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飞轮齐鼓浪”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海上往来的景象;“中外通喉舌”强调了香港作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最后的“登高遥望海,大地故恢恢”则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眺望和对香港未来的美好期许。
“指北黄龙饮”可以理解为指向北方的龙舟,古代龙舟常被用作象征,寓意强盛和繁荣。而“飞轮齐鼓浪”则体现了香港作为航运中心的地位,反映出其经济的活力。
黄遵宪(1848-1905),字季刚,号逸民,清代诗人和政治家,致力于维新变法。其诗风洒脱,常反映时代的变化与民族的命运。
此诗创作于清末,正值香港成为西方殖民地,经济繁荣而文化交融。诗人通过描绘香港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对民族复兴的期待。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香港的繁荣与开放,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深切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层次分明,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文化交融的体现。开头的“指北黄龙饮”赋予了香港以地理与文化的双重意义,展现了它作为通往海洋的门户的独特地位。接下来的“飞轮齐鼓浪”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繁华的意象,仿佛让人置身于热闹的港口,感受到船只穿梭的喧嚣。最后两句,则从个人的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展现了诗人心中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香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香港繁荣与未来的期待,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城市的活力和文化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指北黄龙饮”中的“黄龙”象征什么?
A. 文化
B. 繁荣
C. 自然
答案: B
“飞轮齐鼓浪”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船只在海上快速行驶
B. 高山的宁静
C. 田野的广袤
答案: A
诗中提到的“中外通喉舌”指的是什么?
A. 文化交流的桥梁
B. 自然景观
C. 经济衰退
答案: A
《登鹳雀楼》与此诗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壮阔的自然。而《香港感怀十首》则强调了城市的繁荣与文化的融合,展现了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