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1:08
原文展示: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盛事总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灯万碗,花千结。星斗上,天浮月。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
白话文翻译:
音乐禁令初解除,平地上耸立着如海山般清绝的景象。千里之内,欢声笑语和和谐气氛,足以融化霜雪。重大事件总是被记录在案,新歌被编入梨园的乐谱。自古以来,南方庆祝元宵节,而今夜则有所不同。万盏灯火,千朵花结。星斗高悬,天空浮现月亮。在玉绳低垂的地方,笙箫声高亢激昂。人们都赞美长乐郡,儿童们争相庆祝烧灯节。我怀疑自己是在华胥国的清梦中,朝见金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节日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乐禁初开”可能指的是某种音乐或娱乐活动的禁令刚刚解除,人们因此而欢庆。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充满欢乐的节日场景。诗中“乐禁初开”一句,暗示了节日的特殊性和人们的期待,而“平地耸海山清绝”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节日的壮丽景象。诗中的“灯万碗,花千结”和“星斗上,天浮月”等句,通过对比和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最后,作者以“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作结,表达了对理想国度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节日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盛事总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
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
灯万碗,花千结。
星斗上,天浮月。
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
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
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庆祝元宵节,通过描绘节日的盛况和人们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国度的憧憬。诗中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壮丽景象和人们的和谐气氛,体现了作者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乐禁初开”指的是什么? A. 音乐禁令刚刚解除 B. 节日禁令刚刚解除 C. 娱乐活动禁令刚刚解除 D. 烟花禁令刚刚解除
诗中“平地耸海山清绝”形容的是什么? A. 节日景象 B. 自然景观 C. 城市建筑 D. 人物形象
诗中“灯万碗,花千结”形容的是什么? A. 节日装饰 B. 自然景观 C. 城市建筑 D. 人物形象
诗中“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理想国度的向往 C. 对节日的热爱 D. 对皇帝的敬仰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