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议纠合两淮复兴》

时间: 2025-05-07 08:55:33

诗句

南八空归唐垒陷,包胥一出楚疆还。

而今庙社存亡决,只看元戎进退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5:33

诗词名称: 议纠合两淮复兴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原文展示:

南八空归唐垒陷,包胥一出楚疆还。而今庙社存亡决,只看元戎进退间。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八个空地就像唐朝的垒土被攻陷,包胥一出,楚国的边疆还未稳固。而如今庙社的存亡已决定,只看元戎的进退之间。

注释:

  • 南八空:指南方的八个空旷之地,暗指某种失去的情况。
  • 唐垒:唐朝的旧垒,象征着曾经的强盛。
  • 包胥:包胥是中国古代人物,以忠诚著称,代表忠贞。
  • 楚疆:指楚国的疆土。
  • 庙社:指庙宇和社坛,象征着国家的存亡。
  • 元戎:指元朝的军队,进退间代表战局的变化。

典故解析:

  • 包胥出楚:出自《史记》,包胥为忠臣,代表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
  • 唐垒陷:暗指唐朝的衰落和历史的沧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坚贞不屈的精神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望。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文天祥以诗寄托对国家存亡的关切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文天祥以悲壮的笔调描绘了国家的危机。开篇提到的“南八空”,不仅反映了地理的荒凉,更隐喻了国家在战乱中的困境。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尤其是“庙社存亡决”,强调了国家的存亡与百姓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结尾的“只看元戎进退间”更是十分深刻,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既有对敌人进攻的恐惧,也有对复兴的渴望,展现出诗人坚定的决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南八空归唐垒陷:描绘了一种失落的故土情景,暗示国家的衰败。
    2. 包胥一出楚疆还:提到忠臣包胥,象征复兴的希望。
    3. 而今庙社存亡决:强调当下的紧迫感,国家的存亡与庙社的命运紧密相连。
    4. 只看元戎进退间:结尾处展现出对未来局势的关注,充满了不确定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地理环境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让读者产生共鸣。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深切的忧虑与期盼,体现出文天祥作为爱国者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 唐垒: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现状的对比。
  • 庙社:代表着国家的根基和人民的信仰。
  • 元戎:象征着外敌,对国家命运的直接影响。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南八空”指代什么?
      • A. 唐朝的领土
      • B. 南方的空旷地带
      • C. 战争的场景
    2. “庙社存亡决”中“庙社”象征什么?
      • A. 国家
      • B. 个人
      • C. 亲情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国家存亡
      •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与文天祥的忧国情怀相似,都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 李白的豪放与文天祥的深沉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厚感情。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赵成都五首 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 其九 张涪州出诗数轴皆纪用兵以来时事有感借其韵 卢谊伯宜之见过要斯远同赋以赠二首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 二十夜起对月怀斯远成父 其二 赠别周文显三首 其三 雪中三忆三首 其一 日者张一麟求诗谩与二绝句 周袁州惠建茶黑笃耨以四十字谢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称赏不已 祖宗家法 口字旁的字 泉结尾的成语 见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强族 黑手 急急忙忙 包含厢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绝症 黽字旁的字 迥语 讨恶剪暴 七返还丹 上迁 包含窜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