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沈颐家》

时间: 2025-04-23 05:58:17

诗句

孤舟霜月迥,晓起入柴门。

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

江山浑在眼,宇宙付无言。

昨夜三更梦,春风满故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58:17

原文展示:

孤舟霜月迥,晓起入柴门。
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
江山浑在眼,宇宙付无言。
昨夜三更梦,春风满故园。

白话文翻译:

孤舟在霜月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冷,天刚亮我便走进了柴门。
断断的岸边映出我的身影,荒芜的田畦上留下了我的足迹。
眼前的江山一切尽在眼底,而宇宙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昨夜在梦中,我回到了故乡,春风满面而来。

注释:

  • 孤舟:指一只独自漂泊的小船,象征孤独和漂泊的生活。
  • 霜月:指霜降后的月份,通常是指秋冬季节,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柴门:木柴的门,象征乡村的生活。
  • 断岸:指已经崩断的河岸,表现出自然的荒凉。
  • 簪影:用簪子装饰的身影,指作者的身影。
  • 荒畦:荒废的田畦,象征着失去的故乡。
  • 履痕:鞋子留下的痕迹,显示出作者的行走。
  • 江山浑在眼:眼前的山河尽收眼底,表达对祖国的眷恋。
  • 宇宙付无言:对浩瀚宇宙的叹息,无法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 昨夜三更梦:指梦中回到故乡的情景,三更指夜深时分。
  • 春风满故园:春风拂面,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伯颜,号宋瑞,南宋末年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抗元名垂青史,是民族气节和忠诚的象征。文天祥在国家动荡之际,积极抗击外敌,最终被俘而不屈,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前夕,作者在战乱中身处异乡,思念故园。诗中表现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国家山河的依依不舍,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故乡的无尽思念。

诗歌鉴赏:

《沈颐家》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文天祥对故乡的眷恋及对国家沦陷的痛苦感受。开篇“孤舟霜月迥”,即以孤独的舟与冷清的霜月相结合,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在“晓起入柴门”中,晨曦初露,柴门代表着乡村的简朴生活,暗示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断岸行簪影,荒畦落履痕”,则通过岸边身影和田畦足迹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回忆与依恋。诗的后半部分“江山浑在眼,宇宙付无言”则展现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与无奈,尽管美景尽在眼前,但内心却难以言表那份复杂的情感。

最后一联“昨夜三更梦,春风满故园”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梦中的故园伴随着春风的温暖,使人倍感亲切与心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浓厚的情感,展现了文天祥内心深处对故乡和国家的热爱与忧虑,使人感受到一种豪情与壮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舟霜月迥:孤舟在霜月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孤独与清冷。
  2. 晓起入柴门:清晨起来,走进简单的柴门,象征乡村生活。
  3. 断岸行簪影:岸边的身影映出孤独,暗示过去的繁华已逝。
  4. 荒畦落履痕:荒废的田畦上留下的足迹,象征对故乡的追忆。
  5. 江山浑在眼:眼前的江山一切尽在眼底,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6. 宇宙付无言:对浩瀚宇宙的叹息,无法用言语表达复杂情感。
  7. 昨夜三更梦:夜深时分的梦中,回到了温暖的故乡。
  8. 春风满故园:春风拂面,象征对故乡的温暖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舟霜月迥,晓起入柴门”,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 意象:如“霜月”“柴门”“春风”,构成了对故乡的多重感受。
  • 比喻:将故乡与春风相联系,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孤舟:象征孤独与漂泊,反映诗人的心境。
  • 霜月:表现出秋冬的寒冷,增强诗的凄凉感。
  • 柴门:乡村生活的象征,展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 江山:代表了祖国的壮丽与诗人的热爱。
  • 春风:象征温暖与希望,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舟霜月迥”的意思是: A. 孤舟在温暖的阳光下
    B. 孤舟在寒冷的霜月中
    C. 孤舟在暴风雨中

  2. 诗中提到的“荒畦”指的是: A. 繁忙的田地
    B. 荒废的田地
    C. 美丽的花园

  3.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 A. 对故乡的思念与忧虑
    B. 对战争的赞美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 《黄鹤楼》 - 崔颢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沈颐家》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沈颐家》则更加强调对祖国和历史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文天祥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浪淘沙·鹅潭春泛,同胡姬凤笙游杏庄 浪淘沙 浪淘沙 感怀 浪淘沙 偶成 浪淘沙 真州夜泊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杜鹃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脔股 止字旁的字 监伴 人字头的字 求人不如求己 飠字旁的字 七典 龝字旁的字 威香 有志无时 骨字旁的字 鹊桥相会 厌旧喜新 分文不直 瑶环瑜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