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时间: 2025-05-05 13:25:23

诗句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5:23

原文展示: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梅尧臣〔宋代〕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白话文翻译:

我在巩洛游玩的时候,正好遇见你要去天台。
当时群英们都羡慕你能超脱世俗。
时光飞逝已经过去了十年,却又回到人间。
我问你为什么回来,你说是为了弘扬般若的教义。
虽然我已经感到愚昧无知,但般若的智慧又在何处呢?
这个教义早已火热,海量的真理不是一杯水所能容纳的。
我的话就像微弱的火光,怎能让万木化为灰烬。
我只是想保持中道,何必损害自己的原则。
你不要怀疑我的话,结果反而引起了你的猜忌。
我忽然听见你提着锡杖,想要回到石桥。
城市的霞光与琪树交辉,相映成趣,助我抒怀。
美好的辞章满口而来,真是让我在山岩间得以休息的福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巩洛: 指巩义和洛阳一带。
  • 般若: 泛指智慧,尤其是佛教中的般若智慧。
  • 荏苒: 形容时间的流逝。
  • 携锡杖: 带着锡杖,表示行者或僧人。
  • 璨璨: 光辉灿烂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景象。

典故解析

  • 般若台: 指的是佛教智慧的象征,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 石桥: 可能指某个象征性的地点,寓意着归宿或回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华,号山人,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好友梵才吉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天台的祝福和对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智慧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前半部分描述了对友人归隐天台的羡慕和疑惑,反映了社会对出世之人的向往。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般若智慧的探讨,表达了对自我修养和中道的坚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祝福,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道理的领悟,形成了一种哲理与情感的结合,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我刚在巩洛游玩时,恰好遇见你要去天台。
  2. 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那时众人都羡慕你能超脱世俗。
  3.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时间飞逝已过去十年,你又回到人间。
  4. 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我问你回来的原因,你说是为了弘扬般若。
  5.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虽然我感到愚昧,般若的智慧在哪里呢?
  6. 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这个教义早已火热,真理不是一杯水所能容纳的。
  7.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我说的话如同微弱的火光,怎能让万木化为灰烬。
  8. 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我只想保持中道,何必损害原则。
  9.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你不要怀疑我的话,结果引起了你的猜忌。
  10. 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我忽然听见你提着锡杖,想要回到石桥。
  11.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城市的霞光与琪树交辉,相映成趣,助我抒怀。
  12. 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美好的辞章满口而来,真是让我在山岩间得以休息的福气。

修辞手法

  • 比喻: “我言亦爝火”用火光比喻自己的言论,表达作者自谦。
  • 对仗: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智慧与修行,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慨,强调了保持中道、追求智慧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 象征超脱与智慧的追求。
  • 般若: 代表智慧与悟道的教义。
  • 城霞与琪树: 形象地描绘出美好的自然环境,象征灵感与创作的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梅尧臣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2. 诗中提到的“般若”主要指什么?
    A. 地名
    B. 智慧
    C. 人名

  3. 诗中“我言亦爝火”表达了什么态度?
    A. 自夸
    B. 自谦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梅尧臣的《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个人遭遇的悲苦,而梅尧臣则更关注于智慧与友谊的价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前游仙词七十一首 其一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二十八 鹧鸪天 丁卯元日试笔 鹧鸪天 雪晓 鹧鸪天·叶凝秋以此调见寄次韵和之 鹧鸪天 鹧鸪天 自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乌金 麻字旁的字 套版 魄荡魂飞 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隙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淫开头的成语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各取所需 长字旁的字 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暗弱无断 爪牙吏 业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肿病 安忍无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