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7:22
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
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常常说人间的法则本身就是空的,何必再说出世的法则也一样。
微微的踪迹依旧在香林下,剩下的余烬如今成了火宅之中。
后夜的池心映出皎洁的月光,春天的树色中吹起了悲凉的风。
我知道世代交替中,谁能领悟到浮生就像影子一样短暂呢?
“浮生似影”来自于佛教思想,讲述人生如梦幻泡影,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虚幻。
皎然,唐代诗人,生平及创作活动不详,通常以禅宗诗歌著称,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此诗写于永安法空寺,该寺院因战乱被焚毁,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思人生的无常与苦痛,寄托了对禅理的理解与感悟。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人间法则的虚无与出世法则的相似,揭示出作者对世事的深刻洞察。首句“常说人间法自空”,直接引入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世间法则的空虚与无常。接下来的“何言出世法还同”则表明了对世俗与超脱之间关系的思考。
“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展现了从美好宁静到困苦痛苦的转变,暗喻着曾经的美好如今已被毁灭,成为了“火宅”中的余烬。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引人深思,也使人感受到一种悲凉与无奈。
后两句“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则是对生命短暂的哲学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与反思。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痛苦现实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认知,令人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通过对比与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世间法则的质疑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火宅”是指:
A. 美好的地方
B. 烦恼与痛苦的象征
C. 祥和的环境
诗人通过“微踪”与“馀烬”的对比,想要表达什么?
A. 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痛苦
B. 生命的勇气
C. 自然的变化
“浮生似影公”意味着:
A. 生命是永恒的
B. 生命是短暂而虚幻的
C. 生命是充满希望的
答案:1.B 2.A 3.B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二者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皎然更侧重于内心对无常的感悟,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安静与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