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

时间: 2025-05-01 01:35:34

诗句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

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

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5:34

原文展示: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
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
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白话文翻译:

在仙女的院落东边,今来已经大不相同。
门口开着,阳光照耀着青草,楼阁关闭,绿杨树下微风轻拂。
带着犬儿走上升天的路,披云前往月宫。
武皇曾经在这里驻足,亲自询问这位主人。

注释:

  • 仙院:指神仙的居所,寓意幽静美好。
  • 御沟:指皇帝的水沟,表明此地曾经是帝王的所在。
  • 青草日:青草在阳光下生机勃勃,象征生命的气息。
  • 绿杨风:形容杨树在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武皇:指唐朝的武则天,女性皇帝,地位显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文、词,个性洒脱,作品多表现对时事的关怀和对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禹锡晚年,因其曾被贬谪至东都(洛阳),对昔日的繁华与今时的落寞产生强烈对比,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是一首表现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昔日的仙院景象与今日的寂静落寞,展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事无常的思考。诗中“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一联,既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也反映出人去楼空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诗的最后两句提到武皇的驻跸,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的感慨,暗含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院御沟东:描写位置,设定场景在仙院的东侧,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今来事不同:感慨现状与过去的不同,暗示时代的变迁。
  3. 门开青草日:描写阳光洒在绿草上的景象,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4. 楼闭绿杨风:描绘风中摇曳的杨树,传达一种孤寂的感觉。
  5. 将犬升天路:暗示向高处的追求,带着犬儿,象征忠诚与陪伴。
  6. 披云赴月宫:描绘向月亮飞去的意象,代表追求理想的勇气。
  7. 武皇曾驻跸:提到历史人物武则天,暗示曾经的辉煌。
  8. 亲问主人翁:表现出对主人公的关心与敬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上下句对称。
  • 意象:通过“犬”和“月宫”形成对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对比。
  • 比喻:将生活的起伏比作“升天路”,隐喻追求的艰难与美好。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仙院的景象与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在对比中引发出深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 仙院:象征理想与美好的生活。
  • 青草:生命力和希望的象征。
  • 杨风:宁静、孤独的意象。
  • :忠诚与陪伴的象征。
  • 月宫: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武则天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爱情
    • B. 历史
    • C. 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
    •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武则天
  2. C. 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禹锡的《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更倾向于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出豪放与逸兴。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挽梦锡机宜寺簿 挽梦锡机宜寺簿 挽林天和 挽林天和 挽李仲辅三首 挽李仲辅三首 挽李丈然明 题王岩起乐斋 题企疏堂 题六代祖师画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质开头的成语 银本位 民圩 風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兵以诈立 听见风就是雨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群蚁溃堤 望风而降 百依百顺 色字旁的字 百龄眉寿 卤字旁的字 朋酒之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