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4:58
酴醾
—— 叶梦得
东风吹麝入铅华,
未肯随春到谢家。
夜半粉香垂露泣,
定应和月怨梨花。
东风把麝香送入美丽的铅华之中,
却不愿跟随春天来到谢家。
夜半时分,粉色的香气如露水般滴落,
想必是与明月一起怨恨梨花的。
叶梦得(1077-1143),字宗尧,号山樵,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他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感情和优美的意象见长。
《酴醾》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和香气,表达内心对美丽事物的怀念与怅惘。诗中提到的谢家,是对古代才女谢道韫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青春与美好的渴望。
《酴醾》是一首充满柔美意象的诗作,诗人通过春天的东风、香气和月色,勾勒出一个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东风吹麝入铅华”描绘了春风的温柔,麝香的甜美,给人一种清新而又迷醉的感觉。紧接着“未肯随春到谢家”,则引出一种淡淡的遗憾,春天虽已来临,但那份美好似乎并没有如愿以偿。诗人在这里用谢家作为象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
“夜半粉香垂露泣”一句,展现了夜晚的孤寂与思念,粉香如露水般的滴落,暗示着一种无奈与愁苦。最后一句“定应和月怨梨花”,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中蕴含的情感,月亮和梨花的怨恨,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形成一种凄美的意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春风、香气和月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与青春的追忆和对失落的感伤。诗人在细腻的意象中展现了柔软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中“东风”主要象征什么?
“夜半粉香垂露泣”中“露”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谢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与《酴醾》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以春天为背景,但其主题更倾向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酴醾》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两首诗都有春天的意象,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春望》充满了忧伤和沉重,而《酴醾》则表现出一种细腻的哀愁与美好追忆。